江苏省徐州市沛县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日期: 2024-06-20 八年级下学期历史

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共60.0分)

试题详情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召开的时间是(  )
A、 1946年1月
B、 1949年9月
C、 1950年5月
D、 1979年12月
试题详情
抗美援朝战争中,奋不顾身堵枪眼的战斗英雄是(  )
A、 邱少云
B、 罗盛教
C、 黄继光
D、 杨根思
试题详情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社会主义制度
试题详情
建国之后土地改革的纲领性文件是(  )
A、 《中国土地法大纲》
B、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
试题详情
“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开始平反冤假错案
B、 “九一三事件”
C、 中央文革小组成立
D、 “四人帮”覆灭
试题详情
下列人物中有着铁人称号的是(  )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焦裕禄
D、 雷锋
试题详情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 实行新的工资改革
B、 建立多种形式的所有制结构
C、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
D、 增强企业活力
试题详情
1997年,回归祖国怀抱的是(  )
A、 香港
B、 澳门
C、 台湾
D、 西藏
试题详情
2019年是新中国海军成立70周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 东海舰队
B、 南海舰队
C、 北海舰队
D、 华东军区海军
试题详情
在2012年,中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是(  )
A、 莫言
B、 屠呦呦
C、 袁隆平
D、 钱学森
试题详情
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式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这是指中国(  )
A、 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B、 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C、 正式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解除了西方国家的封锁
试题详情
“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是中国人民站立起来后屹立于世界东方的宣言书,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对中国和世界都有着重大而深远的意义。”这段表述强调了抗美援朝(  )
A、 结束了朝鲜半岛的对峙
B、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C、 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 推动了中美关系的改善
试题详情
如表反映了1950-1952年我国主要农产品的产量变化。出现这一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 


粮食

棉花

油料

1951年比1950年增长(%)

8.7

48.8

22.4

1952年比1951年增长(%)

14.1

26.5

12.5

A、 抗美援朝的胜利
B、 土地改革的进行
C、 西藏和平解放
D、 “一五”计划的实施
试题详情
如图为1954年金肇芳创作的年画《光荣的生产模范》,该作品反映了(  )
A、 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
B、 社会主义制度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
C、 “双百”方针得到充分落实执行
D、 “一五计划”时期崇尚劳动的时代风貌
试题详情
1953年1月15日,《人民日报》发表了《迎接普选,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社论,号召全国人民:“积极行动起来,认真地准备这次普遍的民主选举运动。”该材料可用于研究新中国的(  )
A、 民主政治建设
B、 人民教育事业
C、 市场经济体制
D、 农业发展道路
试题详情
为如图拟定标题,最恰当的是(  ) 

A、 人民政权的巩固
B、 土地改革的进程
C、 一五计划的实现
D、 三大改造的完成
试题详情
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
A、   中共七大
B、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试题详情
如图是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中共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提纲。这一讲话(  ) 

一是解放思想,开动机器
二是发扬民主,加强法制
三是向后看为的是向前看
四是克服官僚主义,人浮于事

A、 推动伟大历史转折的到来
B、 标志计划经济体制的结束
C、 体现南方谈话的主要内容
D、 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
试题详情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广大农村地区流行一句谚语:“大包干、大包干,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这说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A、 改变农村土地所有权
B、 提高农民生产积极性
C、 促进农村规模化经营
D、 实现农业集体化生产
试题详情
下面两幅漫画反映了20世纪60年代和21世纪初人们日常生活发生的变化。据此分析,该变化是由于我国(  ) 

A、 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B、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大跃进”持续推进
D、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试题详情
下列年代尺的方框中应填写(  ) 

A、 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 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
C、 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D、 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试题详情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在(    )
A、 中共十六大
B、 中共十七大
C、 中共十八大
D、 中共十九大
试题详情
2023年2月1日,山东省纪委监委组织省机关党员干部到省廉政教育馆接受纪律教育。这体现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  )
A、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 全面从严治党
C、 全面依法治国
D、 全面深化改革
试题详情
历史学习要学会区分史实和史论,史论就是根据史实得出的历史结论。下列属于史论的是(    )
A、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对维护民族团结具有重大意义
B、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C、 袁隆平经多年反复试验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 中国于2001年12月成为了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试题详情
2022年5月8日,香港特别行政区成功进行第六任行政长官选举。香港社会各界表示,新任行政长官必将更好地贯彻落实“爱国者治港”原则。“爱国者治港”践行了(    )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国两制”方针
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求同存异”方针
试题详情
1992年,“海协会”和“海基会”达成“九二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内容是海峡两岸均坚持(   )
A、 一个中国原则
B、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C、 独立自主原则
D、 互利互补原则
试题详情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逐步为世界大多数国家所接受,不仅在各国大量的双边条约中得到体现,而且被许多国家条约和国际文献所确认。这是因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
A、 加强社会主义阵营力量
B、 消除世界各国间的矛盾冲突
C、 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利益
D、 符合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试题详情
新中国70年代外交关系的三次突破:艰难复常,扬眉吐气;跨洋握手,冰释前嫌;相逢一笑,邻里往来。其中第一次突破带来的影响是(  )
A、 实现了中国入世的愿望
B、 加速了改革开放的进程
C、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D、 建立了人类命运共同体
试题详情
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戈壁,伴随着一声霹雳巨响,巨大的蘑菇云腾空而起,向世人昭示了我国(  )
A、 载人航天技术的进步
B、 国防实力的增强
C、 卫生医疗事业的发展
D、 粮食问题的解决
试题详情
为了掌握时间,不同时代的人们选择不同的方式。“五十年代看阳光,七十年代看墙上(钟表),八十年代看手上(手表),九十年代看腰上(手机)”。这反映出(  )
A、 通讯手段的进步
B、 时间观念的增强
C、 生活方式的变化
D、 民众素质的提高

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试题详情
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 
材料一: 
 
材料二:将重工业作为经济建设的重点,一方面是学习苏联的结果,另一方面,以重工业为重点又是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同时,中国共产党吸取了苏联在发展重工业时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教训,在确定优先发展重工业作为社会主义工业化的中心环节的同时,规定了要使工业和农业、重工业和轻工业的发展之间保持一个适当的比例,从而使国民经济能够有计划、按比例地协调发展。 

——摘编自赵凌云等《为了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经济工作100年)》

请回答:

试题详情
国有企业改革 

徐州绿健乳业公司发展大事年表

1956年

在泰康牛乳场(1934 年创立)的基础上成立地方国营徐州市乳牛场,正式形成规模业体制。

1980年

成立徐州市乳品公司,隶属徐州市农水局,主要产品为消毒牛奶、奶粉、麦乳精等

1995年

由于管理落后,设备陈旧,年亏损328万元。年底,从市场、产品、管理到用干部用工及收入分配进行大胆改革。

1996年

公司实施“固体向液体转移”产品战略,主要生产销售液体奶,当年担亏204万元

1997年

企业一举扭亏为盈,驶入企业有利润、职工收入增长、效益逐年上升的良性发展轨道

2000年

作为徐州市第一批改制国有企业,改制为徐州绿健乳业有限责任公司,成为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法人实体。

2003年

开创“公司+政府+奶农”的奶源基地建设模式,以“订单农业”、股份制、合作形式,向基地、奶农提供各种帮助。

2005年

绿健乳业发展成为牧工商、经贸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省、市重点龙头企业。

——摘编自《徐州市市志》

请回答:

试题详情
新中国外交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问题一直受到美国的阻挠。随着新中国外交的开展和联合国会员国的增加,赞成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法席位的票数逐年增加。1971年第二十六届联大以76票赞成,35票反对,17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2758”号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权利,驱逐台湾代表出联合国。新中国22年的斗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 

——摘编自金朝晖《周恩来与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材料二新中国成立二十多年来,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作用重大。美国总统尼克松在一份对外报告中说:“如果没有(中国)这个拥有七亿多人民的国家出力量,要建立稳定和持久的国际秩序是不可设想的。”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以及美国与苏联争霸的需要,都使美国不得不考虑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中国也面临新的战略抉择。那时候,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构成对中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这种形势下,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同时,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也有重要作用。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必修1》

请回答: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