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 学年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 3.7 核能 同步练习

日期: 2024-06-01 九年级上学期科学

选择题

试题详情
2022年12月,核聚变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科学家在使用激光的聚变实验中首次实现了净能量增益,即产生的能量比注入的能量还要多。这意味着,人类未来有望结束对化石燃料的依赖,或将拥有个安全、绿色、用之不竭的能源选项。核聚变使用的核材料是下列中的(   )
A、   氢(H)
B、 氦(He)
C、 铀(U)
D、 钚(Pu)
试题详情
太阳能是地球能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能的实质是(    )
A、 原子核聚变产生的核能
B、 原子核裂变产生的核能
C、 原子核链式反应产生的核能
D、 化学反应产生的化学能
试题详情
一个相对原子质量为2的氢核和一个相对原子质量为3的氢核,在超高温、高压下结合成为一个氦核。这种现象叫做(    )
A、 化合
B、 凝结
C、 裂变
D、 聚变
试题详情
我们认为原子弹和核电站的根本区别是(   )
A、 原子弹利用核裂变,核电站利用核聚变
B、 原子弹利用核聚变,核电站利用核裂变
C、 原子弹对聚变的热核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聚变的热核反应速度
D、 原子弹对裂变的链式反应不加控制,核电站控制裂变的链式反应速度
试题详情
关于核电站,小科总结了以下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核电站是利用氢核的聚变产生的能量来发电的
B、 核电站的核心是利用核反应堆控制核能平稳地释放
C、 核电站的反应堆中放出的核能可以直接转化为电能
D、 核电站产生的废料可以直接排放到大海中
试题详情
核电站利用核能发电,其核心设备是核反应堆。有关核能的利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核反应堆所用的核燃料是氢的同位素
B、 核电站产生的核废料对环境没有污染
C、 目前核电站都是通过核裂变来释放核能
D、 核反应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无法控制
试题详情
我国核动力潜艇的相关技术已十分成熟,目前正在加紧研究将大功率核动力用于航空母舰的技术。关于核动力舰母说法正确的是(   )
A、 航母使用的核能属于可再生能源
B、 航母核反应堆里发生的是核聚变
C、 航母核反应维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D、 航母核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对环境没有污染
试题详情
下列关于能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孩从滑梯上滑下,机械能不变
B、 太阳的巨大能量是内部核聚变产生的
C、 核电站中的能量转化顺序是:核能→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D、 一个物体已做过的功越多,说明这个物体具有的能越多
试题详情
学习了第三章知识后,小科整理了一些笔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原子弹爆炸属于裂变中的链式反应,氢弹爆炸属于聚变与核电站类似
B、 当物体的温度不变时,内能也不会变
C、 垂直地面向上抛物体,最高点时物体的速度为0,所以动能也为0
D、 当手拿物体抬起或放下时,手臂属于省力杠杆
试题详情
“华龙一号”作为“一带一路”建设的新名片,是中国核电“走出去”战略的主要典范之一。以下关于核电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核聚变
B、 核能的使用不需要任何防护,不会产生任何污染
C、 放射性元素放出的射线有a射线、β射线和γ射线
D、 核电站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机械能→内能→电能
试题详情
2021年12月20日,全球首座球床模块式高温气冷堆核电站——山东荣成石岛湾高温气冷堆核电站示范工程送电成功。关于核能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弹是根据核聚变的原理制成的
B、 现有核电站核变原理与氢弹核变原理相同
C、 核能有核辐射危险,我们应该完全杜绝核能发电
D、 核电站发电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核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试题详情
近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5号机组首次达到临界状态,标志着机组正式进入带功率运行状态,向建成投产迈出了重要一步。下列关于核电站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电站发生的能量转化是:化学能→内能→机械能→电能
B、 核反应堆是核电站的“心脏”,里面发生的是核聚变
C、 核电站反应堆中发生的链式反应是可以控制的
D、 核电站反应堆产生的核废料对环境没有污染
试题详情
关于核能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人类利用核能的途径是核裂变和核聚变
B、 太阳发光发热和氢弹爆炸都是轻核聚变释放能量造成的
C、 原子弹是在可控的链式反应下进行的核裂变
D、 a、B、γ三种放射线中,γ射线可以治疗癌症
试题详情
随着“一带一路”进入世界各国,核电和高铁已经成为中国响亮的名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核电站利用核裂变将核能转化为电能
B、 核废料不具有放射性,不需要处理
C、 铁轨铺在枕木上,通过减小压力来减小压强
D、 乘坐高铁,乘客要在安全线外候车,因为气流流速大的地方压强大,易发生安全事故
试题详情
2020年12月4日,新一代“人造太阳”装置——中国环流器二号M装置,在成都建成并实现首次放电,这意味着我国在可控核聚变技术领域走向了世界前列。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新一代“人造太阳”的原理与氢弹的原理相同
B、 目前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反应发电的
C、 任何原子内部都有原子核,所以利用任何物质都能获得核能
D、 超高温是核聚变反应需要满足的条件之一

填空题

试题详情
核电站是通过核(选填“裂变、聚变”)方式发电,把能转化为电能。核反应堆工作时,会释放能量,也会产生放射线,如果大量放射线泄漏到反应堆外面,(选填“会”或“不会”)对人和其他生物造成伤害。 
试题详情
如图是中国自主设计的“人造太阳”实验装置——东方超环,它在1亿度超高温度下运行了近10秒。

试题详情
核电站运行中,主要的能量转化过程是:核燃料的核能转化为能,再转化为机械能,最后转化成能由发电机输出。
试题详情
2022年11月,“华龙一号”福清核电站入选“2022中国新时代100大建筑”名单。“华龙一号”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核电机组,安全等级高。
试题详情
俗语说:“水往低处流”;空气不会自行聚拢;在烧杯中的水,上面的水不可能沸腾,下面的水结冰。这些事例都说明了一个问题:能量的转化和转移都是有的。核电站是利用核能进行发电的,电站的核反应堆中发生的是人工可以控制的核目前核(选填“聚变”或“裂变”)
试题详情
截止2019年6月,我国已建成核电站19座,投入使用18座,核电站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实验探究题

试题详情
中科院的“人造太阳”(EAST)物理实验中首次实现持续时间达102秒的超高温长脉冲等离子体放电,其原理如图所示。

试题详情
核电站的核反应堆是通过重核裂变释放核能的装置,如图是核电站的原理图。核反应堆中发生重核裂变,释放出核能传递给水,产生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蒸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请回答下列问题。

解答题

试题详情
2020年12月,“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上采集了1731克月壤(其中约900克取自月表)。月壤中含有的“氦-3”(He-3)被科学家们称为“完美能源”,据科学家估算10吨“氦-3”就能满足我国一年所需的能源需求。

试题详情
  2021年4月,日本政府拟定将福岛第一核电站中核废水排入太平洋,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亚太地区乃至世界各国的不安。如图,媒体报道:福岛核电站的废水中含有大量具有放射性碘-131和铯-137,一旦发生核泄漏,放射碘可能被附近居民吸入,引发甲状腺疾病或甲状腺癌。结合上述材料回答:

试题详情
一座装机容量为1.0×105kW的火电站每年消耗煤400×104t,而相同功率的核电站每年仅需要铀燃料40t,则每千克铀燃料反应时释放的核能是多少?(煤的热值为3.4×107J/kg)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