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2022年中考历史真题试题

日期: 2024-06-16 中考阶段历史

【A卷】选择题:本大题1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试题详情
公元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万人船队到达夷洲,加强了大陆与台湾的联系。这里的“大陆”当时最主要是指(    )
A、 魏
B、 蜀
C、 吴
D、 晋
试题详情
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继承和发展着中华文明,创造出璀璨的文化,右图作品既有道家的“飘逸”,又有儒家的“文质”,反映了中华文化的 “中和之美”。这一作品(    )

A、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B、 是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农书
C、 是当时最先进的历法
D、 吸收了外来佛教造型艺术特点
试题详情
孙中山说:“……能于十四个月之中而造成六十四艘之大舶,载运二万八千人巡游南洋,示威海外,为中国超前轶后之奇举。至今南洋土人犹有怀想当年三宝之雄风遗烈者,可谓壮矣。”其叙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赤壁之战
B、 戚继光抗倭
C、 淝水之战
D、 郑和下西洋
试题详情
乾隆十四年规定,平时印信由内奏事处的太监收存;用印时,由值班军机章京以镌有“军机处”三字的金棍将之请出;用毕立即交还。这一规定进一步直接控制了(    )
A、 中书省
B、 锦衣卫
C、 南书房
D、 军机处
试题详情
清代王希廉《护花主人总评》说:“《石头记》说梦,有甄士隐梦得一半幻境,绛芸轩梦语含糊,贾宝玉一梦顿改前非,林黛玉一梦情痴愈痼。”其评论的作品是(    )
A、 《水浒传》
B、 《红楼梦》
C、 《西游记》
D、 《三国演义》
试题详情
1842年8月,在南京静海寺(明成祖为褒奖郑和之功而建,取意四海平静,天下太平),清朝被迫和英国侵略者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这一条约是(    )
A、 《天津条约》
B、 《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试题详情
1922年7月,中共二大宣言指出:“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这表明中共提出了(    )
A、 民主革命纲领
B、 党的中心工作
C、 抗日民主政权
D、 工农武装割据
试题详情
1932年3月8日,溥仪在“新京”宣布就任“满洲国执政”,“满洲国”成立,9日,溥仪举行了就职典礼。扶植这伪政权的国家是(    )
A、 法国
B、 俄国
C、 日本
D、 美国
试题详情
下表反映了1947-1952 年中国新、老解放区农村土地所有权情况。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

时间

地区

农民土地占有情况

1948年

冀中区、北岳区

90%以上的地区达到了土地大体平分

热河

80%的地区农民共分得土地240万亩

1952年

全国

农民所得到的土地占总面积的95%

A、 减租减息
B、 土地改革
C、 土地改造
D、 改革开放
试题详情
下图是1955年中国领导人参与的一次国际会议,他为大会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其贡献是提出了(    )

A、 “求同存异”重要方针
B、 “一带一路”建设思想
C、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试题详情
在中共“伟大的历史转折”后,下列历史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阐述中国梦宏伟蓝图

②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对外开放格局形成

③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

A、 ①④②③
B、 ②①③④
C、 ③①②④
D、 ④②③①
试题详情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的雅典城邦中,为保证贫穷公民参政议政,建立了津贴制度。这一制度的建立者是(    )
A、 亚历山大
B、 亚里士多德
C、 屋大维
D、 伯里克利
试题详情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造成了新的社会矛盾。1848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解答了那个时代的基本问题,产生了巨大影响。“那个时代”是指(    )
A、 北美独立战争时代
B、 电气时代
C、 工业革命时代
D、 法国大革命时代
试题详情
19世纪,石油工业发展缓慢,石油主要用作油灯燃料:20世纪初,情况骤变,尤其美国德州、加州发现油田,导致石油开采的淘金热。这一变化主要由于人类发明了(    )
A、 发电机
B、 内燃机
C、 蒸汽机
D、 珍妮机
试题详情
1922年12月30日,下图所示由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和外高加索联邦组成的共和国联盟成立。此时其处于(    )

A、 十月革命时期
B、 新经济政策时期
C、 冷战对峙时期
D、 赫鲁晓夫改革时期
试题详情
193年,大部分西欧国家在欧共体基础上,加强经济合作,努力用个声音在国际舞台上说话。其结果是成立了(    )
A、 欧洲联盟
B、 华约组织
C、 三国同盟
D、 北约组织

【A卷】非选择题:本大题2个小题,共计36分。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 力排众议迁都洛阳,进一步推行改革措施,规定以汉语代替鲜学馆救以汉服代替鲜卑服、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族联姻:参照南朝典章改平北魏政治制度,严厉镇压反对改革的守旧贵族。其一系列举动推动了北魏发展,有效地缓解了比的隔阂,促进了文明进步和民族交融。

——摘编自《孝文帝改革》

材料二:雍正五年,清朝设立驻藏大臣。驻藏大臣代表中央,长期驻藏,会同西藏取向统治者监理西藏事务,诸如高级僧俗官员任免,财政收支稽核,地方军队指挥,涉外事务处理,司法、户口、差役等政务的督察。驻藏大臣设置确保了清廷在西藏的主权行使,有力维护了西藏社会的安定与发展。

——摘编自《清代驻藏大臣》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B卷】30分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 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为自己一切工作指针,……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科学理论,创造地应用于中国这样的以农民为主要的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大国。在为实现新民主主义而进行的24年奋斗中,由于坚持了正确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路线,并向一切与之相反的错误思想作了胜利的斗争,使全党达到了空前的巩固和统一,发展为强大的革命力量,成为全国人民抗日战争和解放事业的伟大重心。

——摘编自《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材料二:“文化大革命”结束以后,党深刻认识到只有实行改革开放才是唯一出路,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党和国家开启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四十多年来,党始终不渝坚持这次全会确立的路线方针政策,……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摘编自《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 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