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试题

日期: 2024-06-01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试题详情
在原始农牧业发展的基础上,私有制和奴隶制出现,人类逐步由原始社会进入阶级社会。在其中起到根本作用的是( )
A、 生产力的发展
B、 文明的出现
C、 农作物的种植
D、 氏族的衰落
试题详情
《汉谟拉比法典》的基本原则是“以牙还牙,以眼还眼”,追求“公平” “公正”,但法典又规定奴隶主、平民和奴隶犯同样的过失,承担的责任会有所不同。这体现了古巴比伦法律( )
A、 源于神权
B、 带有阶级色彩
C、 讲究动机
D、 符合人民需求
试题详情
为顺应大城市的发展需求,古印度法律制定了“顺婚”和“逆婚”原则。 “顺婚”指高种姓男子娶低种姓女子, “逆婚”指低种姓男子娶高种姓女子。法律允许“顺婚”,但禁止“逆婚”。这表明古印度( )
A、 城市发展突破种姓制度
B、 阶层流通完全固化
C、 种姓制度受到法律保护
D、 血缘关系决定等级
试题详情
题表中的改革反映了雅典( )

A、 建立了民主政体
B、 重视农业生产
C、 正处于奴隶社会
D、 热衷对外扩张
试题详情
早期罗马共和国统治的决策权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中。经过长期斗争,平民选出的保民官权力不断扩大,甚至能否决元老院的决议。这一现象表明该时期的政治发展趋势为( )
A、 神圣化
B、 贵族化
C、 集权化
D、 平民化
试题详情
题图中的出土文物共同反映了古希腊社会( )

A、 艺术成就卓然
B、 崇尚人文和力量
C、 经济繁荣发达
D、 推崇奴隶制民主
试题详情
2022年,法国图卢兹地区新发现的一份中世纪文献记载, “为臣者要脱帽、下跪并不能随身携带武器,把自己的双手放到封君合拢的双手之中,并宣誓: ‘自此以后我将追随您左右,成为您的人。’ ”该文献可用于研究( )
A、 中央集权制度
B、 公社制度
C、 封君封臣制度
D、 代议制度
试题详情
英国史学家克林格尔霍夫在《中世纪早期汉普郡农村机构的发展》中描述道: “中世纪的英格兰至少有五分之四的人口生活在单一的庄园里,那里有大片的耕地、树林、果园、花园、鱼塘……此外,磨坊、面包店和铁匠铺也是一个庄园必不可少的部分。”这说明( )
A、 教会放松对庄园的控制
B、 世袭国王的权力日渐衰微
C、 西欧城市逐步得到复兴
D、 庄园的经济基本自给自足
试题详情
题9表为欧洲部分大学的发展大事记。这表明大学的兴起( )

学校

成立时间

大事记

剑桥大学

1209年

得到英王的支持,其数学和自然科学走在欧洲前列

罗马大学

1303年

以研究罗马法和罗马历史而著称

维也纳大学

1365年

继承发展古希腊医学成就,成为欧洲医学中心

A、 旨在复兴古希腊罗马文化传统
B、 推动了学术研究和教育世俗化
C、 为民族国家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D、 开始动摇基督教神学统治地位
试题详情
罗伯特·福西耶在评价某法典时说: “它既是对古代罗马法制传统的总结,也是对自罗马到拜占庭时期政治经济发展演变的反映,它不是复旧和倒退,而是以承认历史进步和社会发展作为出发点。”该法典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法学汇纂》
C、 《罗马民法大全》
D、 《法理概要》
试题详情
《作坊里的日本》中写道: “古代史上,日本在亚洲拜认了第一位老师,向老师学习,进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解放了社会生产力,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次改革使日本( )
A、 进入幕府统治时期
B、 成为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C、 走上军国主义道路
D、 推行锁国政策抵御西方侵略
试题详情
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明的发展。在此传播过程中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角色的是( )
A、 古埃及人
B、 日耳曼人
C、 阿拉伯人
D、 印第安人
试题详情
马克思说: “租地农场主成了这种农业工人的实际指挥官,成了他们的剩余劳动的实际剥削者,而土地所有者现在只和这种资本主义租地农场主发生直接关系,而且是单纯的货币关系和契约关系。”材料旨在强调( )
A、 租佃关系逐渐形成
B、 领主将产品推向市场
C、 城市经济迅速发展
D、 农业生产资本主义化
试题详情
15世纪英国羊毛工业迅速发展,大批商人采购羊毛,分配给工人,付他们以工资,让他们分别工作。这样的经营方式( )
A、 以雇佣关系为主
B、 降低了生产效率
C、 由集中转向分散
D、 打破了供需平衡
试题详情
题表为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作品。由此可知,文艺复兴运动( )

代表人物

作 品

主题思想

但丁

《神曲》

抨击教会的贪婪腐化,表达了市民阶层的情感与理想

达·芬奇

《蒙娜丽莎》

展示了对人性的歌颂和赞美,表达了新兴资产阶级对现世生活的追求和审美情趣

莎士比亚

《哈姆雷特》

体现了对人类和社会的反思以及对人类个性和共性的探索

A、 旨在反对宗教信仰
B、 倡导实现教会的权利
C、 宣扬“人文主义”
D、 彰显资产阶级的贪婪
试题详情
题图描绘的贸易航程见证了( )

A、 美洲种植园经济的衰败
B、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C、 非洲传统文明蓬勃发展
D、 资本原始积累血腥残酷
试题详情
我国明代引进了原产于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清朝前期在粮食种植方面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使粮食产量有了大幅度的提高。与此相关的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无敌舰队”横行大西洋
C、 殖民地被掠夺
D、 荷、法、英进行殖民争霸
试题详情
“英国‘光荣革命’ (实际是一次政变) 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这一“办法”指的是英国实行了( )
A、 君主专制
B、 君主立宪制
C、 联邦共和制
D、 民主共和制
试题详情
“小钱币,大历史”。题图为一张1元面值的美元,上面印的人物被称为“美国国父”。美国人之所以将他的头像印在钱币上作为美国的象征,是因为他( )

A、 领导了独立战争
B、 当选了美国总统
C、 缓解了经济危机
D、 废除了奴隶制度
试题详情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 1789年5月国王路易十六召开三级会议
B、 1789年7月 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C、 1791年宪法体现了启蒙思想家的政治学说
D、 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以叛国罪被送上断头台
试题详情
“发动机一开始,人们就必须工作——男人、女人和孩子们都一起被套在钢铁和蒸汽的轭具下……被紧紧地拴在不知痛苦和不知疲劳的钢铁机器上。”这一场景最早可能出现在( )
A、 珍妮机发明后
B、 蒸汽机改进后
C、 发电机问世后
D、 内燃机推广后
试题详情
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制度的各种弊病逐渐显现。马克思和恩格斯从社会现实问题出发进行理论探索和社会实践,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材料描述了马克思主义诞生的( )
A、 背景
B、 过程
C、 影响
D、 意义
试题详情
某同学想为题23 图三位历史人物拟定一个研究主题。该主题是( )

A、 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兴起
B、 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
C、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的开展
D、 殖民地人民的反抗斗争
试题详情
克里米亚战争后,沙俄农奴起义不断,亚历山大二世把解放农奴当作“代替革命的唯一办法”。由此可知,亚历山大二世改革是为了( )
A、 镇压农奴起义
B、 实现和平变革
C、 推进社会转型
D、 彻底解放农奴
试题详情
历史学教授詹姆斯·麦佛森认为,内战之后,美国成为了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此观点肯定美国内战( )
A、 消除了种族歧视
B、 提供了自由劳动力
C、 缓和了国内矛盾
D、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试题详情
1871年,日本政府颁布《散发脱刀令》,不久又发布了《更改服制救谕》和《改历诏书》。从此,日本断发、易服、改用新历之风蔚然兴起。这体现了日本政府( )
A、 提倡“文明开化”
B、 实行废藩置县
C、 推行“殖产兴业”
D、 施行地税改革
试题详情
19 世纪的欧美大学成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源头,科学家们在大学实验室中刻苦研究,反复实践,在电磁学、化学和热力学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这些科研成果在生产实践中被不断转化为生产技术,体现了( )
A、 大工厂制度开始取代手工工场
B、 生产与市场的联系更加密切
C、 科学研究与工业生产紧密结合
D、 计算机网络渗透到社会生活
试题详情
题图说明英国( )

A、 贫富分化加剧
B、 工业化带来环境变化
C、 出现垄断组织
D、 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试题详情
题图呈现了 19-20世纪世界历史上出现的三大进步潮流,图中方框里最适合的选项是( )

A、 两次工业革命
B、 资本主义萌芽
C、 封建制度衰落
D、 世界市场扩大
试题详情
《高老头》反映出在一切为了金钱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家庭也成为人们相互欺骗和掠夺的场所。这表明巴尔扎克的作品( )
A、 维护封建制度
B、 反映社会现实
C、 推崇金钱至上
D、 追求民主自由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31小题14分, 32小题14分, 33小题 12分, 共40分。

试题详情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降临,一批杰出人物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这场变革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变化,在上帝的庇佑下,军队和议会取得了胜利并站稳了脚跟。 国王已被废黜,且将和跟随他的贵族们一同被绳之以法。

——摘编自[英]托马斯·卡莱尔《奥利弗·克伦威尔书信和演讲集》

材料二 应当对政府官员进行监督,确保他们被限制在宪法的框架内,避免他们在行使权力时对其它部门有越权行为——这种越权思想旨在将所有部门的权力集中在一处,无论形成何种政府,其本质都是专制独裁。

——《华盛顿的告别演说》 (1796年)

材料三·拿破仑发表加冕誓言:我立誓护得共和国领土完整;我发誓尊重《政救协定》、礼拜自由、政治与公民自由以及国有财产交易不可撤销的准则,并使它们受尊重;我发誓无法律规定绝不加税;我发誓维护荣誉军团制度;我发誓只为法兰西人民的利益、幸福与荣耀而统治。

—[英]安德鲁·罗伯茨《拿破仑大帝》

试题详情
朗姆酒的传播见证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发展与相应的社会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题32表 15-18世纪朗姆酒大事年表

材料二

题图 1802-1916年百加得家族朗姆酒区间运费、销量变化

—整理自《百加得家族商业档案》

材料三 20世纪初,资本家们把朗姆酒作为一种刺激性食物提供给工厂劳动者,认为它是减少劳役之苦、消除心灵创伤的“重要的慰藉物”,可以降低“产生无产者的总成本”。换言之,工厂需要机器不停运转,朗姆酒可以确保工人能超时工作,不会因为疲劳而引致劳动效率下降,更不会因为长时间负荷工作而对资本家产生任何情绪上的不满。……然而,在现代工厂这头“巨兽”的威压之下,这种一厢情愿的想法还是过于简单。

—摘编自[美]马库斯·凯士《工业社会中的现代文明》

试题详情
在人类文明发展进程中,不同时期、不同地区的文明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联系。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