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自贡市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日期: 2024-06-01 九年级上学期历史

单项选择题(18小题,每小题1分,计18分)

试题详情
《央视新闻》“每天认识一件文物”栏目以“这双眼睛曾见证过中国最早的王朝”为题介绍下图文物。它可能见证了(    )

A、 人工取火的出现
B、 野生水稻的培育
C、 王位世袭制确立
D、 牛耕的使用推广
试题详情
第一手史料是指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以下可用于研究商朝历史的第一手史料是(    )
A、 黄帝炎帝的传说
B、 殷墟出土的甲骨
C、 电影《封神演义》
D、 历史著作《史记》
试题详情
下图是北京琉璃河出土的铜罍(léi),其内壁有“令(命)克(召公之子)侯于匽(燕)” 的铭文。《史记·燕召公世家》中有“周武王之灭纣,封召公于北燕”的记载。《史记》的记载与考古发现相互印证了( )

A、 禅让制的出现
B、 夏朝的建立
C、 武王伐纣
D、 分封制的实行
试题详情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是政治、经济、社会大变动的时期。这时期的显著特点是“乱”和“变”。对其本质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争霸和兼并战争不断发生
B、 生产工具更新
C、 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
D、 封建经济繁荣
试题详情
《战国策·秦策一》记载:“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该记载体现了商鞅变法的(   )
A、 背景
B、 内容
C、 特点
D、 影响
试题详情
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思维导图中空白处应是(    )

A、 《十二铜表法》
B、 《罗马民法大全》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汉谟拉比法典》
试题详情
比较法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以下比较可得出的结论是(    )

种姓制度下的各等级世代相袭。各等级之间贵贱分明,低等级不得从事高等级的人的职业,不同等级的人不得通婚。

封君和封臣关系的形成有明确和规范的仪式,行“臣服礼”和“授职礼”是重要的仪式。封臣要对封君忠诚,封君对封臣也有义务。

A、 都维护封建贵族的统治
B、 都具有严格的等级性
C、 都体现广大人民的需要
D、 都维护奴隶主的利益
试题详情
9—11世纪,西欧庄园遍布欧洲各地,庄园基本能满足日常消费的面粉、奶酪、火腿、蔬菜等食物,也有铁匠、金银匠、皮鞋匠、面包师等各色工匠制造不同的物品。这说明西欧庄园(    )
A、 具有地方行政功能
B、 是独立的政治单位
C、 具有自给自足特征
D、 是地方经济的中心
试题详情
中世纪西欧大学的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学习专业课程,有法学、医学和神学。这说明,中世纪西欧大学课程的设置(    )
A、 摆脱了基督教会的影响
B、 体现了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C、 注重减轻学生过重负担
D、 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试题详情
1499年,意大利学者亚美利哥随西班牙考察船航行,相继“发现”了亚马孙河河口和普拉塔河河口,甚至行至南纬50度左下的地区。这些经历使亚美利哥确信,他们所到地区不是印度,而是一块独立于“旧世界”之外的新世界。这“新世界”指( )
A、 美洲
B、 亚洲
C、 非洲
D、 大洋洲
试题详情
语言折射历史变迁。有学者发现,在历史某一时期,英语中的ideological(思想)有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意义:此外,还有Personality(个性)、既有继承更有创新的renaissance(复兴)等新词汇出现。以上词汇变化的时代背景为(    )
A、 《国际歌》的传唱
B、 欧洲启蒙思想的传播
C、 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D、 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生
试题详情
1566年,约翰.霍金斯率领他的船队从西非海岸回到英国,船上满载的财富令英女王喜出望外。女王专门授给他一块盾形纹章作为奖励,纹章的图饰是一个被捆绑的黑人(如图)。材料反映了(   )

  

A、 资本原始积累充满血腥
B、 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
C、 世界市场逐渐开始形成
D、 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
试题详情
英军统帅盖奇1774年给伦敦的报告中惊呼:“遍及整个美洲大陆的激情把所有的人联合在一种共同的事业中……全体人民达到这样的狂热程度,以致准备进行疯狂的尝试。”报告中“共同的事业”是指(     )
A、 维护国家统一
B、 摧毁封建专制统治
C、 废除奴隶制
D、 推翻英国殖民统治
试题详情
黑格尔称赞下图这位人物是骑在马背上的“世界灵魂”。他维护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将法国大革命的精神传播到欧洲各地。他是( )

A、 伏尔泰
B、 卢梭
C、 孟德斯鸠
D、 拿破仑
试题详情
下表反映了中国和英国国力的兴衰变化,其中英国国力在①处达到高峰的主要原因是(    )

A、 三角贸易
B、 新航路开辟
C、 工业革命
D、 侵略中国
试题详情
据研究,从1765年到1802期间,英国的多轴纺纱机,可同时带动8更纱,工效提高了8倍,到1780年,英国棉布出口总值为36万英镑,1802年超过780万镑,是22年前的将近22倍。据此可知,这一时期英国(    )
A、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开始建立
B、 手工作坊广泛确立
C、 经济发展依赖海外世界市场
D、 纺织业的技术革新
试题详情
九年级(1)班正在举行“历史知识竞赛”活动,下图是其中一道竞猜题的提示词。请你据此推测。这道竞猜题的答案是(    )

提示一:创造性地揭示人类社会发展理论

提示二:它的发表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提示三:已有200多种文字译本

A、 英国宪章运动
B、 巴黎公社运动
C、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D、 国际工人协会的成立
试题详情
巴黎公社成立后,宣布废除一切旧政府机构,建立新的国家政权;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归工人合作社管理。公社也实行了一系列保护劳动人民利益的经济措施:取消面包工人的夜班制,实行义务教育,公职人员的工资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等。这可以佐证巴黎公社的性质是(   )
A、 地主阶级政权
B、 无产阶级政权
C、 农民阶级政权
D、 资产阶级政权

材料分析题(两小题,19题16分,20题6分,计22分)

试题详情
某班围绕“欧洲工业文明时代的到来”开展项目式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第一小组  制作年代尺,梳理历史脉络

材料一  资本主义的到来是人类社会的进步,它创造了空前巨大的生产力,极大地改变着世界的面貌。在这个过程中,政治变革、思想解放和科技革命成为重要的推动力量。

第二小组  解读法律文献了解欧美国家民主政治历程

材料二  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的时代来临。在欧洲,有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北美,建立了美利坚合众国。它们都通过革命颁布了法律文献,确立了新的制度,反映了时代的趋势,并以强有力的姿态展露在世界的前面。

——改编自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1)未经议会同意,国王无权废除法律或停止法律的执行。(2)未经议会准许,国王不能征税。(3)国王不能在和平时期招募军队和维持常备军:

(4)议会议员的选举不受国王干涉,议会必须定期召开……

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从他们的“造物主”那边被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如果遇到任何一种形式的政府变成是损害这些目的的,那么人民就有权利改变或废除它……

文件一

文件二

第三小组  获取图片信息  感受18世纪欧洲的革命

材料三  到了18世纪下半叶,欧洲爆发了两场影响深远的革命……分别是18世纪60年代从英国发起的第一次工业革命和1789年爆发的法国大革命,这两场革命虽然方式不尽相同,但却都摧毁了各自国家原有的社会秩序。

——摘编自《18世纪“双元革命”》

试题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在公元前800至公元前200年之间,在北纬30度上下,形成了三大古典文化中心,即中国、印度、希腊。这三个地区分别出现了非凡的文化人物,他们不约而同地思考人生、人性、灵魂、世界、存在等根本问题,深刻影响了此后两千多年间世界文明的发展。这一时段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摘编自卡尔·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

——摘编自史子禾《轴心时代中国与古希腊学校体育的比较研究》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轴心时代”,自拟一个观点并加以阐述。(观点明确,表达成文,言之有理)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