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初中物理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小霞练习使用刻度尺、秒表测量长度和时间。

    1. (1) 用如图甲所示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物体的长度是 cm。
    2. (2) 小霞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 。若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6.98cm、26.01cm、26.00cm、26.02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该课本的长度应为 cm。
    3. (3) 小霞用如图乙所示方法测量一根细铜丝的直径,如果测量时缠绕的不紧密将会使测量结果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 (4) 小霞用秒表测量同学跑800米所用时间如图丙,秒表显示的时间是 s。
  • 1. 如图所示,小明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1. (1) 在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读数正确的是图中的 (选填“甲”或“乙”);
    2. (2) 用刻度尺测某课本的长度需要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是通过 来减小误差。用毫米刻度尺测量,四次读数分别是25.98cm、26.00cm、26.02cm、26.98cm。其中错误的数据是 cm,该课本的长度应为 cm;
    3. (3) 有一把刻度尺是用金属材料制成,且这种金属材料受温度变化很明显,若在严冬季节用它测量物体长度时,其测量结果将 (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
    4. (4) 如图丙所示的停表的分度值是 ,示数为 s。
  • 1. 在某次测量活动中,小明同学对一个圆的直径进行了测量,并将五次测量的数据记录如下:
    1. (1) 请把测量圆的直径的图示画完整。
    2. (2) 表中测量数据中有两个是错误的,                                                                                                                          

      测量次数

      1

      1

      3

      4

      5

      测量值(cm)

      1.35

      1.34

      1.3

      1.11

      1.34

      错误数据1是cm,理由是 

      错误数据2是cm,理由是 

    3. (3) 他这次测量的结果应该为cm。
  • 1. 如图所示,是长度测量中常用的几种特殊测量,其中测量过程有误的是( )
    A . B . C . D .
  • 1. 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长度的测量不正确的是( )
    A . 如图中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B . 如图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测出纪念币的直径为2.1cm C . 如图中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除以纸的张数,可以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D . 如图中把金属丝密绕在铅笔上N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D=
  • 1. 一实验小组利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中( )

    ①木块A对应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cm

    ②木块A对应的刻度尺比木块B对应的刻度尺精确度高

    ③木块A的长度是3.65cm

    ④木块B的长度是2.3cm

    A . 只有②④正确 B . 只有①④正确 C . 只有①②正确 D . 只有③④正确
  • 1. 我校八年级同学们参加了学校组织的体育测试,你认为下列成绩记录符合实际的是(  )
    A . 立定跳远成绩为8m B . 掷实心球成绩为6.5m C . 女子800m成绩为40s D . 男子1000m成绩为50s
  • 1. 如图为高速摄像机拍摄的子弹穿过柿子的照片,若子弹的平均速度是900m/s,则子弹穿过柿子的时间大约为(  )

    A . 0.1min B . 0.1s C . 0.1ms D . 0.1μs
  • 1. 甲、乙、丙三人各乘一台升降机,甲看见楼房在匀速上升,乙看见甲在匀速上升,甲看见丙在匀速下降,则它们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有以下说法:

    ①甲上升;

    ②乙下降,但比甲快;

    ③乙下降,但比甲慢;

    ④丙下降,但比甲快;

    ⑤丙上升,但比甲慢;

    ⑥甲在匀速下降。

    这些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①③⑤ B . ②④⑥ C . ②⑤⑥ D . ②③④
  • 1. 游轮沿江顺流行驶,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  )
    A . 码头 B . 船舱 C . 迎面驶来的汽艇 D . 奔流的江水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