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封开县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末监测试题

日期: 2024-05-17 七年级下学期历史

单项选择题(本大题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所选的选项涂黑)

试题详情
据史料记载,唐太宗晚年拒绝纳谏,武则天耗费巨大财力建造佛教器物,唐玄宗在位后期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我们从中获得的历史认识,正确的是(   )
A、 三位帝王成就了“贞观之治”
B、 他们“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C、 封建帝王有明显的历史局限
D、 武则天时朝政迅速走向腐败
试题详情
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有人认为“开元之世,几家给人足,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一说法(    )。
A、 全面分析了安史之乱的原因
B、 客观指出了杨贵妃的过失
C、 真实反映了重大人物的影响
D、 掩盖了唐衰亡的根本原因
试题详情
以下两组图片共同反映的主题是(    )

A、 政治制度完备
B、 农业技术进步
C、 海外贸易发达
D、 文学艺术繁荣
试题详情
波斯湾著名港口尸罗夫港(位于今伊朗布什尔省)发现的陶瓷中,长沙窑外销瓷格外引人注目。印尼海域打捞出的“黑石号”沉船上装载有6万多件文物,大都是具有西亚风格的唐朝瓷器,这些瓷器应该是阿拉伯人在唐朝定制的。由此可见(    )
A、 从事制瓷业的阿拉伯人多
B、 唐代制瓷水平达到顶峰
C、 唐朝尊重和包容外来文化
D、 唐朝时的海外贸易发达
试题详情
如图是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唐三彩骑驼乐舞俑。高大雄伟的骆驼,四肢强劲有力,驼首上扬,仰望长空。五个人俑中,两人为汉人乐俑,另两人为胡人乐俑,左侧前乐俑左手托琵琶,后乐俑双手作吹笛状,下面前乐俑着圆领长衣,中间的胡人乐舞俑正伴随着乐曲翩翩起舞。这件乐舞俑折射出唐朝(  )

A、 边疆巩固
B、 国力强盛
C、 兼容并包
D、 重文轻武
试题详情
娘子关为中国万里长城著名关隘,位于太行山脉西侧河北省石家庄市井陉县西口,山西平定县东北的绵山山麓。娘子关原名“苇泽关”,因唐平阳公主曾率兵驻守于此,平阳公主的部队当时人称“娘子军”,故得今名。此历史典故反映了唐朝(    )
A、 社会风气开放
B、 军事实力强大
C、 民族政策开明
D、 内轻外重严重
试题详情
中国民间自古有给小孩佩戴“长命锁”的风俗,这寄托了家族对子孙后代的期盼。下图是一枚银质的“长命锁”,它反映了(    )

A、 书法艺术上的杰出成就
B、 白银逐渐成为主要货币
C、 古代手工业技术世界领先
D、 科举制对百姓生活的影响
试题详情
下面所示是关于“文成公主”的故事叙述,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故事版本

故事叙述

《文成公主,入藏记》

求婚使者运用卓越智慧向唐王请婚胜利

《文成公主入藏的传说》

求婚使者如何取得请婚的胜利

《文成公主》

请婚胜利和文成公主所带的嫁妆

《松赞千布求婚》

使者运用卓越的智慧争取请婚胜利

A、 吐蕃主动地与唐朝联姻
B、 吐蕃求婚使者遭到拒绝
C、 文成公主入藏道路多元
D、 松赞干布曾臣服于唐朝
试题详情
唐朝诗人王昌龄在《出塞》一诗中写道:“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下列选项对诗中反映出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中原王朝与少数民族摩擦冲突不断
B、 “胡”在这里主要指北方少数民族
C、 阴山是古代农耕与游牧地区唯一的分界线
D、 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以战争为主流
试题详情
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在内容与风格上具有不同特点。李白的诗气势磅礴,豪迈奔放,感情热烈,想象丰富;杜甫的诗感情真挚,笔触细腻,风格雄浑,语言精练凝重。白居易提倡诗歌要更多地反映现实生活,达到教育目的。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是(    )
A、 阶级出身不同
B、 生活背景不同
C、 思想性格不同
D、 艺术追求不同
试题详情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指出:“只如吴道子画仲由,便戴木剑;阎令公画昭君,已着帷帽。殊不知木剑创于晋代,帷帽兴于国朝。举此凡例,亦画之一病也”。由此可见(    )
A、 绘画作品不能脱离现实
B、 绘画史料有一定局限性
C、 人物画的历史价值不高
D、 宫廷画容易受政治影响
试题详情
金庸武侠小说《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为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杨康。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康之耻。根据所学知识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
A、 金灭北宋
B、 辽灭北宋
C、 西夏灭北宋
D、 蒙古灭南宋
试题详情
油条是我国分布面最广,食用频率最大的早点食品,它还蕴涵着丰富的历史内容。油条最早出现于杭州,俗称油炸“桧”,此名称反映了百姓对哪位历史人物的同情与肯定(    )
A、 岳飞
B、 卫青
C、 文天祥
D、 戚继光
试题详情
如下表为西汉至宋朝南北方户数统计表(单位:万户)。户数变化最能说明这一时期(    )

朝代/地区

西汉(2 年)

西晋(280 年)

唐代(742 年)

宋代(1080 年)

北方

965

149

493

459

南方

111

65

257

830

A、 城市经济活跃
B、 政治统治开明
C、 经济重心南移
D、 民族交融加强
试题详情
北宋初,四川地区使用铁钱,但携带很不方便。宋真宗时,成都16家富商联合发行一种纸币,叫做“交子”,用来代替铁钱在市场上流通。南宋时,纸币的需要量更大,政府就大量印行纸币。这表明交子(    )
A、 具有市场流通交易凭证的功能
B、 促进了宋代经济重心的南移
C、 是宋政府敛聚财富的主要手段
D、 提高了四川富商的社会地位
试题详情
唐代民间工匠必须在官府作坊服差役,从事一定天数的无偿劳役;宋代工匠服官府差役,付给一定的“雇值”,有的生产部门如铸钱作坊,还出现了类似计件给“雇值”的方式。这表明(    )
A、 铸钱作坊带动了生产领域的流通
B、 宋代工匠的社会经济地位有所提高
C、 官营手工业体系在宋代已经瓦解
D、 唐代民间工匠的技术水平低于宋代
试题详情
北宋中后期,在东京的阳春三月,“举目则秋千巧笑”,荡秋千已十分普及,还出现了“水秋千”,把跳水和荡秋千结合起来,相当于现在的“花样跳水”。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
A、 经济重心南移最终完成
B、 宋词元曲广泛流行
C、 北宋时期商业贸易繁荣
D、 都市生活丰富多彩
试题详情
北宋中叶以后,商品经济发展迅速,促使人们消费和饮食观念发生转变。人们开始按照色、香、味、形、名五者兼具的原则烹制食品,饮食的品种和风味丰富多彩,形成颇具特色的宋代饮食市场。由此推知,宋代( )
A、 经济发展助推社会生活变化
B、 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C、 市民生活发生了革命性变化
D、 商业市镇繁荣发展
试题详情
比较下面两幅示意图,可以反映出的共同点是(    )

A、 并立的政权都是由汉民族建立
B、 都蕴含着统一的历史发展趋势
C、 都是对外文化交往的繁荣时期
D、 都是北方经济发展领先于南方
试题详情
蒙古军队的对外战争具有征服性质,在战争期间采取了残酷而野蛮的政策。1260 年,忽必烈继承汗位后,采纳汉族儒臣的建议,推行中原地区的各种制度与文化。这是因为(    )
A、 进攻南宋遭遇了顽强抵抗
B、 边疆各族与汉族的区别已经消失
C、 争取和南宋联盟夹攻金朝
D、 南宋灭它后,残余势力继续进行抗元斗争
试题详情
元朝设置行省时,多人为打破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如从地理位置.上汉中以及安康属于南方,其生活习俗与四川差距很小,不将它们划入四川而划入陕西。由此可推知元朝设置行省的出发点是(    )
A、 提高行政效率
B、 缩小南北差距
C、 防止地方割据
D、 扩大国家疆域
试题详情
元朝在驿道上隔一段距离就设有“急递铺”。铺卒在接到紧急公文后,骑快马日夜兼程传到下一个急递铺,直到送达收地。当时规定一昼夜要传递400里。这反映了元朝(    )
A、 疆域辽阔统一
B、 中央集权衰落
C、 重视科技创新
D、 海外贸易发达
试题详情
中国的活字印刷术大约在14世纪传到朝鲜和日本,15 世纪传到欧洲。1460 年意大利建立了欧洲第一家印刷厂。此后欧洲各国的印刷厂便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材料说明活字印刷术(    )
A、 推动了中国社会的深刻变革
B、 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C、 开创了中外交通的全新局面
D、 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
试题详情
下图为元墓出土的杂剧陶俑。这些陶俑(    )

A、 表明当时娱乐生活丰富多彩
B、 反映出浪漫的艺术手法
C、 可作为研究杂剧的一手史料
D、 说明当时戏剧种类繁多
试题详情
从唐、宋、元到明清,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分别由诗、词转变到曲再到小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由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这一变化过程适应了(   )
A、 统治阶级文化生活的需要
B、 不断壮大的市民阶层文化生活需要
C、 中央集权不断加强的需要
D、 儒家思想正统地位逐步提高的需要
试题详情
《华夷一体与元代开阔正天的文化气象》一书中记载:疆域的辽阔、民族的众多,带来恢弘的气象,曲之所包容者也广:无为而治的文化政策,使得曲作家不仅什么都能写,而且什么都敢写,无所忌惮,遂以“驳杂”称之。材料反映了元曲的产生是由于(    )
A、 少数民族建立政权
B、 统一的封建王朝的建立
C、 元朝商品经济的繁荣
D、 恢宏气象与文化政策
试题详情
在中华民族发展的历程中,民族英雄不断涌现,捍卫国家的主权和尊严,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下面表格内容反映了(    )

朝代

人物

事件

结果

明朝

戚继光

戚继光抗倭

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清朝

郑成功

郑成功收复台湾

荷兰殖民者被迫投降,台湾重回祖国怀抱

清朝

康熙

雅克萨之战

打败沙俄,签订边界条约《尼布楚条约》

A、 明清时期加强专制统治的措施
B、 明清时期镇压边疆地区叛乱的行为一
C、 中华民族反抗侵略的英勇斗争
D、 中华民族积极主动对外交流的表现
试题详情
有学者认为,名称前冠以“胡”字的植物,大多为两汉西晋以后由西北引入;冠以“海”字的植物,大多为南北朝以后由海外引入;冠以“番”字的植物,多为南宋至元明时由“番舶”引入;冠以“洋”字的植物,大多由清代乃至近代引入。这反映出(    )
A、 中国古代国人心态封闭保守
B、 中国小农经济发展兼容并包
C、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领先世界
D、 自古以来中外文化交流频繁
试题详情
在非洲帕泰岛的西游村有“杏林”世家,家族祖传医术是从郑和船队携带的海医学到的;当地居民从先前中国人那里学习中医,再结合当地本土的医术,创造出非洲式拔火罐。这主要表明郑和下西洋(    )
A、 吸收了非洲文化
B、 丰富了中医内容
C、 传播了中国文化
D、 宣扬了明朝国威
试题详情
故宫在明清时期又叫紫禁城,紫禁城的“紫”是指紫微垣,紫微垣位于天的中央,最高处共有恒星15颗,这组恒星代表“运于中央,临制四方”的天帝所居住的宫殿,即“紫宫”,“禁”是指禁地。这样的建筑理念体现的实质问题是(   )
A、 天人合一
B、 建筑功能齐全
C、 皇权至上
D、 国家大一统

综合题(31题12分,32题14分,33题14分,共40分。)

试题详情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阅读唐诗——体会文史意境]

材料一: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唐·杜甫《春望》

[品读图片——感受经济生活]

材料二:

[阅读材料——领略科技成果]

材料三: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上,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试题详情
民族交融、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宋与辽、 西夏,南宋与金之间曾经处于战争状态,双方各有攻守。作为战守的产物,双方出现了三次议和……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来看,三次议和是有积极意义……各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频繁,中原地区先进的生产技术、文化制度被少数民族吸收。

材料二:元朝时期, 国家统一,北方民族南迁,同汉族没有什么区别。中原民族向边疆迁移。唐宋以来少数民族内迁,形成了新的民族,出现民族大交融的盛况。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十有清一代,国家统一大业的完成,使清王朝幅员辽阔,气势恢弘,成为亚洲头等强国,也是世界强国之一,并且奠定了近代中国的版图,留给今人一份宝贵遗产。应该说,清代的国家统一,既是历史的必然趋势,又与清统治者特别是康雍乾三帝顺应这一趋势,坚决与分裂势力做斗争,实行有利于统一大业的方针和政策相关。

——《简论清代的国家统一》

材料四:统一是大一统中央集权国家治理体系形成的前提,我国历史上有相当长的分离时期,但这并不是主流,我国历史上分裂的主要原因的政治和民族关系,经济、文化、宗教等不占主导地位。这就是我国历史上分裂缺少必要社会基础。因此,无论怎样的分裂,或者分裂的主体来自哪个民族,最终还是走向统一。

——摘自卜宪群《我国历史上的“大一统”思想与国家治理》

试题详情
中国古代的对外交往经历了从主动开放到闭关自守的历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我国古代的对外交往大体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汉唐时期,以陆路为主,这时经济重心还在中原。二是宋元至明清,以海路为主,这时经济重心已经南移,加上五代辽宋夏金时期北方多战乱,也由于指南针的用于航海和造船技术的进步等,使得大规模的海上交流得以实现。

材料三:明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即将转型的关键时代。它先是主动与海外各国沟通,后来又走向保守,命令沿海人民不得下海,也不得与来华的番船交通。出海的舰船被搁置废烂,连航海图都被焚毁。在最后一次航行的一百多年后,中国东南沿海遭受倭寇侵扰,澳门落入葡萄牙手中。

——摘编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四:1816年英国派阿美士德为特使来华,根本目的是想打开中国市场,建立外交关系。由于双方因为是否跪拜而争论不休。由于阿美士德拒绝跪拜,嘉庆帝给英国国王颁发“敕谕”一封,拒绝了通商要求。嘉庆帝给英国国王的“教谕”中满是“天朝”“万国共主”“输诚募化”“恭顺之心”“倾心孝顺”“来朝”“向化”等词句。

——摘编自《两岸新编中国近代史》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