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南宁市宾阳县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题

日期: 2024-06-01 八年级上学期历史

下列各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选定的答案标号涂黑。(本卷共18小题,每小题2分,共36分)

试题详情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 中国市场大门被打开
B、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D、 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试题详情
某历史学家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十年之后,感到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此观点的依据是战胜国( )
A、 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 要求扩大在中国的市场
C、 扩大对华资本输出
D、 希望在华利益均沾
试题详情
阅读如图《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输华值》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对图表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19世纪中期英国对华商品输出持续增长
B、 五口通商便利了英国对中国的商品输出
C、 英国发动战争导致了自然经济完全解体
D、 中国的封建经济抵制了英国的商品倾销
试题详情
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规模宏大的农民战争,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下列史实最能反映其时代特色的是( )
A、 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
B、 利用宗教组织发动农民群众
C、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平均社会财富
D、 颁布《资政新篇》,主张向西方学习
试题详情
有人说,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经历了西学东渐——“雾里看花”、中体西用——“移花接木”、从制度到思想——“学习仿效”。这个过程体现了(    )
A、 近代中国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
B、 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
C、 中国近代化的基本内容和特点
D、 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
试题详情
甲午中日战争中,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在黄海海面展开激战。激战中壮烈殉国的 致远舰管带是( )
A、 戚继光
B、 郑成功
C、 林则徐
D、 邓世昌
试题详情
1895年,清朝使臣李鸿章和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马关谈判时,曾有过这样一段对话见下图从中可得出的信息是( )

A、 台湾人民坚决反抗日本割占台湾
B、 清朝官员为虎作伥加速台湾沦陷
C、 台湾已被置于日本殖民统治之下
D、 台湾人民的斗争被日军残酷镇压
试题详情
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说:“法者天下之公器,变者天下之公理,”于是他组织参与了( )
A、 查禁鸦片,虎门销烟
B、 力陈变法,推行维新
C、 组织起义,推翻清朝
D、 宣传礼教,主张复辟
试题详情
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 中国人民的抗争
B、 中国近代化的探索
C、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D、 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试题详情
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此对联写的是( )
A、 义和团运动
B、 广州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武昌起义
试题详情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它”是指( )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试题详情
如图是历史兴趣小组排演的历史剧本目录。你认为该剧中应该出现的主题语是( )

A、 自强求富
B、 变法图强
C、 走向共和
D、 民主科学
试题详情
观察右图,该战争形势图所示的是( )

A、 广州起义
B、 武昌起义
C、 二次革命
D、 护国战争
试题详情
中华民国建立后,采用民国纪年法,1912年是民国元年。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按民国纪年,这一年应该是(    )
A、 民国8年
B、 民国9年
C、 民国10年
D、 民国11年
试题详情
之所以说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总司令主要是因为他( )
A、 提出民主和科学的口号
B、 创办《新青年》杂志
C、 发表《文学革命论》
D、 创办上海共产主义小组
试题详情
最能完整地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是(    )

A、 “废除二十一条”
B、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 “还我青岛”
D、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试题详情
推动中国由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
A、 中国无产阶级队伍壮大
B、 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C、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D、 俄国十月革命的影响
试题详情
“100多年前,一叶红船劈开时代巨浪,一个50多人的新生政党,赤手空拳,捧着炽热的初心,决意拯救积贫积弱的家国。烟雨迷蒙中,那声音低沉而又字字清晰的誓言,如暗夜的惊雷,在红船上奇崛地响起。”它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划时代的里程碑,中国革命的面目焕然一新,从此中国革命有了( )
A、 坚实的武装力量
B、 科学的指导思想
C、 充足的活动经费
D、 丰富的革命经验

材料题(每小题13分,共39分)

试题详情
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民族屈辱史又是一部民族抗争史。抗击外来侵略,保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盖是役也,为中国科学落后之实验,为中国无

世界知识之实验,为满洲勋贵无一成材之实验。

——孟森《清代史》

材料二两次鸦片战争,洋人已让满清士大夫们饱尝到了“利器精兵,百倍中国”的厉害。自

强之计,首重武备,这是当时经历过战火洗礼的少数先知先觉者的共识,之后又发展民用工业。19世纪70至90年代,洋务派兴办了20多个以“求富”为目的的民用企业。这些企业引进西方先进技术进行生产,大部分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

材料三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四“务望全国工商各界,一律起来设法开国民大会,外争主权,内除国贼。中国存亡,

就在此一举了!今与全国同胞立两个信条: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1919年)

试题详情
洋货是近代中国的一个名词,一般是指把由外国商船运来的海外物品称为洋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840-1911年中国人消费洋货概览表

材料三 面对洋货的日益冲击,财富的不断外流,不同阶层的中国人做出不同应对。

试题详情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近代以来,一代代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几多教训,几多启示。阅读材料,完成以下问题。

材料一“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

外国利器。”

——江苏巡抚李鸿章致总理衙门原函

材料二梁启超说:李鸿章只知有洋务,而不知有国务……其于西国所以富强之原,忙乎来有

闻焉,以为吾中国之政教文物风俗,无一不优于他国,所不及者,唯枪耳,炮耳,船耳,铁路耳,机器耳。吾但学此,而不务之能事毕。

材料三余维欧美之进化,凡以三大主义:曰民族,曰民权,曰民生。

——孙文《<民报>发刊词》

材料四辛亥革命在推翻清王朝的同时,也给延续千年的传统思想以前所未有的冲击,向国人

头脑注入了一系列崭新观念,堪称中华民族史上一次影响深远的思想解放运动。回首风云际会的沧桑百年,我们不难发现,在中国社会现代化的进程中,诸多领域除旧布新、文明进步的起点,就是那场波澜壮阔的辛亥革命。

——郭君铭《辛亥革命与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