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手动组卷 /高中生物学 /按章节
最新上传 最多使用
  • 1. (2025·河南模拟) 由mRNA逆转录产生的单链DNA称为第一链cDNA,以第一链cDNA为极板合成的单链DNA称为第二链cDNA,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第一链cDNA可以单独作为PCR反应体系的模板 B . 第一链cDNA与其模板mRNA序列互补、方向相同 C . 第二链cDNA不能与转录该mRNA的DNA进行杂交 D . 第二链cDNA与其模板mRNA的碱基序列和组成均相同
  • 1. (2025·河南模拟) 肠道微生物群落是动物肠道中的复杂微生物野体。以生活于高海拔和低海拔的两个猕猴种群为研究对象,发现两者的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差异显著。下列推测错误的是(   )
    A . 宿主与肠道微生物之间的协同进化会影响多种肠道微生物的生态位 B . 肠道微生物群落内部种群相互关系的发展变化会影响该群落的演替 C . 肠道微生物群落出现结构差异是猕猴适应不同海拔环境的一种表现 D . 肠道微生物群落出现结构差异可使是由两个猕猴种群生殖隔离所致
  • 1. (2025·河南模拟) 生态农业有多种实例,如:①板栗茶树间作;②桑基鱼塘;③混合放养鲢鱼和青鱼;④林下种植药用植物;⑤选种转Bt基因的棉花;⑥合理利用污水浇灌林地;⑦种植水生蔬菜减轻水体富营养化;⑧果园放置黑光灯,根据各自特点,可归为以下类型:(甲)立体复合型;(乙)物质循环型;(丙)病虫害防治型;(丁)污染治理型,下列匹配关系中,不合理的是(   )
    A . ①和④-甲 B . ②和③-乙 C . ⑤和⑧-丙 D . ⑥和⑦-丁
  • 1. (2025·河南模拟) 植物可以利用光敏色素感知红光与远红光比值(R:FR)的变化进面调节侧芽的生长。低R:FR会抑制植物侧芽的生长,为探究高R:FR和去除顶芽处理对植物侧芽生长的影响,研究人员对某种植物先进行低R:FR预处理,然后分4组进行实验,在不同时间点测量侧芽的长度,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去顶芽处理导致植物侧芽处的生长素浓度降低,促进侧芽生长 B . 高R:FR信号通过改变光敏色素结构传递信息,促进侧芽生长 C . 高R:FR处理协同增强了去顶芽处理促进植物侧芽生长的效果 D . 48h后,去顶芽处理对侧芽生长的促进作用大于高R:FR处理
  • 1. (2025·河南模拟)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疗法可用于肿瘤免疫治疗,为提升T细胞识别和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研究人员在体外对病人自身的T细胞进行改造,包括在细胞表面引入单克隆抗体和在细胞内表达细胞因子,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 CAR-T除了具有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外,还可以呈递激活B细胞的第二信号 B . CAR-T表面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可被机体识别但不会引起自身的免疫排斥反应 C . 利用单克隆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特点可提升T细胞识别肿瘤细胞的能力 D . 利用细胞因子加速T细胞分裂分化的特点可提升T细胞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
  • 1. (2025·河南模拟) 核酮糖-l,5-二磷酸羧化/加氧酶(Rubisco)是植物固定CO2的关键酶。某研究小组通过导入相关基因在大肠杆菌中搭建图1所示的代谢通路,以筛选结合CO2能力更强的Rubisco。

    回答下列问题。

    1. (1) 为将Rubisco基因导入大肠杆菌,研究小组使用BamHI和EcoR I双侧切以构建重组质粒。图2表达载体中,片段2为(填“启动子”或“终止子”),其作用是

    2. (2) 为检测转化的菌落是否携带含有Rubisco基因的重组质粒,将P1、P2和P3引物(引物位置如图2所示,→表示引物5'→3'方向)共同加入反应体系后,分别以3个菌落的DNA为模板进行PCR扩增,PCR产物的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如图3所示,菌落(填“1”或“2”或“3”)携带正确的重组质粒。

    3. (3) 通过单独或共同转化prkA基因、Rubisco基因获得三种大肠杆图,涂布在同一平板的不同区域(区城①涂布未携带目的基因的大肠杆菌),一段时间后,菌落分布及生长状况如图4所示,推测区域②、④内菌落携带的目的基因分别是,现有多种Rubisco突变基因,应用该共同转化体系可筛选出高活性Rubisco的依据是
    4. (4) Rubisco的活性与植物有机物的积累密切相关,现已筛选出携带高活性Rubisco编码基因的重组质粒(无法转化植物),研究小组拟使用农杆菌转化法培育高产量大豆品种,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 1. (2025·河南模拟) 为探究某种杨树雌株和雄株竞争光资源的差异,研究人员将生长状态相同的雌株和雄株幼苗植于同一盆中,在全光照(自然光照)和遮阴(5%自然光照)条件下分组培养,5个月后检剥植株的生理指标,结果如图所示(净光合速率以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从外界空气中吸收的CO2量表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植物通过光反应将光能转化成中的化学能。在暗反应阶段,CO2被利用,经过一系列的反应后生成
    2. (2) 与全光照处理相比,遮阴处理导致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增多,该变化的生理意义是
    3. (3) 在相同光照(全光照或遮阴)条件下,雄株的生物量(干重)均高于雌株。不考虑呼吸速率的差异,据图推测该种杨树雌株和雄株的光资源竞争策略分别是
    4. (4) 综合本研究和其他几种杨树的相关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如下:杨树雌株和雄株对光自愿的竞争策略不同。该推理运用了(填科学方法)。
    5. (5) 杨树雌株通过产生杨絮(包裹种子的絮状绒毛)传播种子。杨絮会引发过敏反应,且存在火灾隐患。利用所学生物学知识,为防治杨絮问题提供合理建议:(答出2点即可)。
  • 1. (2025·河南模拟) 玉米(2n=20)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玉米存在雄性不育株,表现为雄花不育、雄花可育。现有两株雄性不育突变体甲和乙,两者的不育性状均由单基因突变所致(不考虑基因间的相互作用;当植株可育时花粉均可育)。甲与纯合野生型玉米杂交得到子代丙,丙自交后代中正常育性:雄性不育=3:1。回答下列问题。
    1. (1) 甲的雄性不育突变为(填“显性”或“隐性”)突变。丙自交的子代之间随机交配,后代中正常育性:雄性不育=
    2. (2) 甲的雄性不育由M2基因(由M1基因突变而来)控制。将M1与M2的mRNA翻译区进行序列比对,结果如图。M2编码的多肽链长度为个氨基酸。

    3. (3) 若甲、乙的雄性不育基因为同一基因。乙与丙杂交,后代的表型及比例是
    4. (4) 若甲、乙的雄性不育基因为不同基因,且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将乙与丙杂交:

      ①若F1均为正常育性,据此推测乙的雄性不育突变为(填“显性”现“隐性”)突变。仅考虑M1/M2这对等位基因,乙表达的多肽随长度为个氨基酸。F1自交所得F2的表型及比例是

      ②若F1中正常育性:雄性不育=1:1,利用现有材料进行杂交无法获得雄性不育的纯合子,原因是

  • 1. (2025·河南模拟) 帕金森病(P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由脑中属质内多巴胺能神经元损伤所致,为研究A药物对PD的治疗效果及机制,研究人员用M物质制备PD模型大鼠并分组处理,结果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 (1) 多巴胺能神经元合成的神经递质常储存在突触小泡中,通过的方式释放,被突触后膜上的相关受体识别并结合,可使突触后神经元产生兴奋,兴奋部位细胞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填“内负外正”或“内正外负”)。
    2. (2) 实验发现A药物对PD模型大鼠有一定的治疗效果,据图分析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
    3. (3) 星形胶质细胞(一种神经胶质细胞)膜上存在TRPV1受体,为验证A药物通过该受体发挥治疗作用,研究人员设置了④、⑤处理组。在图中虚线框内,以柱状图的形式画出相应的预期结果
    4. (4) A药物促使星形胶质细胞可能通过以下两条通路保护多巴胺能神经元;通过产生神经营养因子C与多巴胺能神经元上的C受体结合发挥保护作用(通路1);通过P蛋白与多巴胺能神经元之间形成连接发挥保护作用(通路2)。为探究A药物发挥作用的通路机制,以PD模型大鼠为材料,使用C受体的抗体、P蛋白的抑制剂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及预期结果
  • 1. (2025·河南模拟) 中药材怀菊含有多种活性物质,具有精热、明目等功效。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可用于怀菊的脱毒和快速繁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怀菊中含有的次生代谢物通常是怀菊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 B . 怀菊快速繁殖过程中产生的体细胞突变可通过无性生殖遗传 C . 利用怀菊的茎段作为外植体,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可获得脱毒苗 D . 生芽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值比生根培养基中的小
1 2 3 4 5 下一页 共100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