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8八上·长春期中)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噪音

        ①从医学角度分析,噪音往往能引发身体的疲劳和不适,对人的心理也造成一定的伤害。

        ②60分贝以下的噪音一般不会引起人的厌烦。假如在超过70分贝噪音的环境中,想要更好地休息就得服用镇静剂或安眠药。当然,75分贝的噪音算中等级别,它能影响人的思维和情绪。在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常有一些尖利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例如:摩托车在行驶中的噪音可以达到100分贝~110分贝,其强度超过电锯锯木发出的声音;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它大大超过喷气式飞机降落到距地面100米时产生的轰鸣。科学实验表明,超过115分贝的噪音能引起人严重的烦躁和不安的情绪,这种情况相当于癫痫病发作时的一系列大脑变化;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③虽然我们生活在喧闹声中,但不是人人都能察觉。人的耳朵有一种“掩蔽”功能,能自动清除环境噪音,而把那些我们感兴趣的声音突现出来。因此,我们能听见站在人群中或公共场所的人对我们的讲话。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但这只是大脑的一种“应对”技巧,噪音已经丝毫不漏地进入我们的听觉和神经系统,其后果是,强烈和长时间的噪音会破坏声感细胞上的纤毛。这些纤毛就是我们的“传声器”,随着它们的逐渐被破坏,我们甚至可能失去听觉功能。长此以往,耳鸣和心悸将接踵而来,并且身体的平衡系统也会因此而遭到破坏。从国际上的一些统计数据可以发现,生活在喧闹地区的一部分居民的听力正在变得越来越差。在美国,64岁~75岁的人群中有1/4的人失去听力;在意大利这个比例达到了18%,是40年前的两倍。据一些国家征召新兵的人介绍,现在有听力缺陷的年轻人越来越多。

    1. (1) 本文主要说明了。(限10个字以内)
    2. (2) 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来安排第②自然段内容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3. (3) 第③ 自然段画线句表明人们的听力, 运用的说明方法有
    4. (4) 下列句子中,删去划线词后对原句意思表达影响最小的一项是(    )
      A . 常有一些尖厉的噪音,它们虽然比较短暂,但其激烈程度可以严重干扰人们的生活。 B . 耳朵还能将讲话人的声音分离出来,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环境噪音。 C . 摇滚乐队的某些演奏可能产生140分贝的噪音。 D . 面对160分贝的噪音,动物有可能死亡。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