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18·岳阳)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乙)齐王使使者问赵威王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舍本而问末者耶?”

    (选自《战国策•齐策》)

    1.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七里之

      ②委而

      民不以封疆之界

      ④天下

      ⑤齐王使使者问赵威后

      ⑥使者未

    2. (2) 用“/”为文中两个画横线的句子标出停顿。(每句标一处)。

      ①天时不如地利

      ②岁亦无恙耶

    3. (3)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②苟无民,何有君?

    4. (4) 根据选文(甲)和(乙)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填空。

      选文(甲)和(乙)都阐释了①的治国理想,但语言风格不同,(甲)文大量使用②、③句,语言气势磅礴;(乙)文则大量运用④句,语气强硬,不容置辩。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