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道德与法治 /
  • 1. (2017八上·潮阳月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因为和大声斥责自己的父母争论了几句,16岁的小朱一气之下,闷头冲出家门,整晚没回家。一周后,警察找上门来,小朱在夜不归宿的那天抢劫了6名学生。原来,小朱离家出走之后,在网吧里通宵上网,但又没有钱,于是他就把手伸向了同学。不少例子表明,没有确切原因的夜不归宿,是临近或正在实施违法犯罪行为的重要征兆之一。据调查,在100个未成年犯中,绝大多数犯罪行为是利用夜晚的时间完成的,而且不少违法行为实施后,他们都没回家。

    1. (1) 这个案例给了我们什么警示?
    2. (2) 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未成年人应如何加强自我防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