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4·岳池模拟) 议论文阅读

    ____

    ①近日,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一处开凿于北魏晚期、距今1400多年的摩崖造像被涂抹上彩色颜料完全变了样的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南江县文物保护研究中心随后发布的情况通报显示,事件发生的起因是一位村民因受人之托为造像“穿衣还愿”。

    ②文物是不可再生的宝贵资源,原本庄严肃穆的佛像被颜料涂抹“毁容”,令人惋惜痛心,也折射出在“文博热”兴起的当下,一些“冷门”文物的保护依旧任重道远。

    ③所谓“冷门”,并非指这些文物在历史价值、文化价值上有欠缺,而是由于它们大多分布在深山荒漠等偏僻地区,较少被开发利用,专业保护力量相对不足,在饱受自然风雨侵蚀之外更可能遭受人为破坏。

    ④近年来,我国把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敦煌石窟数字保护形成了超过300TB的数字资源,恒温恒湿考古发掘舱等科技设备为三星堆出土文物保驾护航。但是,与这些备受关注的“热门”文物相比,众多散落在山川湖海、城市乡村的“冷门”文物保护同样需要重视和加大资源投入。破解文物保护“冷热不均”的现状,让“冷门”文物保护“热”起来,是文物保护工作不能回避的课题,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⑤“冷门”文物也是文物,也必须牢牢守住文物安全的底线。人防、物防、技防的有机结合,有助于织密安全保卫网,实现文物安全立体防护。完善文物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体系也是文物保护的重要一环。尤其是对于野外不可移动文物来说,建立县、乡(镇)、村三级文物保护联动机制,形成文保部门、公安机关、村两委等联防联护合力,将文物安全责任落实到“最后一公里”,才能确保文物在遭遇险情时第一时间被发现、被处置,尽最大可能保护文物不被破坏。

    ⑥文物保护,重在日常。提高文物保护管理工作效率,及时把该管的管起来、该护的护起来,是避免文物遭受损失的重要保障。此次事件中的摩崖造像,发现于两年前,相关其报告显示具有重要价值,然而却至今未被纳入文保单位,影响了保护力量的投入,也导致破坏行为可能逃脱法律的惩戒。对于符合条件的新发现文物,应及时纳入文保单位保护范围,让文物保护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同时相应的资金补助也有助于支持建立起更牢固可靠的防护设施。

    ⑦文物保护,所在地群众是重要的“防火墙”。现实中,与地处偏远的各类“冷门”文物接触最多的是在当地工作、生活的民众,他们也是文物保护的重要力量。提升公众文物保护素养,增强全社会文物保护意识,减少因知识缺乏或无心之失而对文物造成的损毁,刻不容缓。积极推动文物保护宣传进社区、进农村,宣讲文物价值、传递文保理念、普及法律知识,能让人们在面对身边文物时多一分敬畏之心,也能促进公众对文物的朴素感情转变为科学保护的热情,吸引更多人自觉参与到文物保护中来。

    ⑧文物是历史的见证,其中隐藏着我们“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密码,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力量。文物保护,不仅在博物馆、在实验室、在考古一线,那些散落在山野林泉间的“遗珠”,理应得到更密切的关注和更周到的保护。

    1. (1) 根据内容,给文章拟写一个恰当的论点式的标题。
    2. (2) 文章第①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内容简要分析。
    3. (3) 如果要在第③段的横线处添加一个论据,下面哪一则材料更合适?请作出判断并阐述理由。

      A.山西右玉县境内著名的明三十二长城部分墙体遭到严重破坏,就是两名施工人员为了“抄近路”,用挖掘机将其挖断的。

      B.2017年,美国特拉华州一男子和两位朋友掰断并盗走了正在展出中的秦始皇兵马俑中的一个“骑兵俑”左手拇指,还在黑暗中抱着兵马俑自拍。

    4. (4) 文中第④段画线句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5. (5) 如果能够回到摩崖造像被毁之前,人们要怎样做,才能保护好这处文物古迹呢?请根据选文内容回答。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