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现代文阅读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各题。

    材料一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具有极强的实践影响,包括对当时社会变革的历史影响和对当下理论创新的现实影响。

    驻足远眺是阔步前行的前提。客观地审视时代和全面地正视自我是科学研判时代方向和自我方位的基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把世人的焦点从对“两个凡是”政治口号的盲从中拉回到实事求是的实践上来,使得全党和群众的思维视角重返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正轨;奋斗基点重回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伟大实践。《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历史影响在于,它迅速引爆了一场以真理标准大讨论为核心的思想解放活动,并以此助推了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它不仅在理论上实现了新突破,把形而上的学术盲从拉回到形而下的生活实践,更在于实践上完成了大作为,拉启了真理标准思想讨论的活动大幕,为后继的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做足了思想准备。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和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而且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实践检验不可能一次完成,一劳永逸”。《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一文的现实影响在于启迪和引导后人持续理论创新、继续伟大实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天地之心、立生民之命,是实践的理论、科学的理论、人民的理论、伟大的理论,是全党和各族人民奋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历史不会终结,实践会继续前进。没有理论创新,就没有实践的发展。没有持续的理论创新,也就不会有持续的实践发展。因此,理论创新永远在路上。重读《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原著的意义也在于接续理论创新继续伟大实践,在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中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

    (朱中原、黄明明《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旨趣与影响》,有删改)

    材料二

    人类所进行的每一次具体实践,无论其广度是多么宽泛,也决不能一次遍涉宏观世界的全部,而总是其一个局部。公元前3世纪欧几里德提出内三角和等于180度的定理,当时实践检验确是真理,于是人们断然认为它“放之四海皆准”。可是随着航海事业的发展,将其真正放入“大海”,却不那么“准”了:在负曲率的空间让位于罗巴切夫几何,在正曲率的空间让位于黎曼几何。为何?原来检验其为真理的实践,并非所有空间,而仅仅是“零曲率”的空间,即不是“四海”而是一个个“湖泊”。

    人们的每一次具体实践无论多么深入,决不会一次涉足微观世界的底层,而总是其一个层次。恩格斯曾指出生命是蛋白体的存在方式,当时实践证明这确是真理,于是人们便认为这已揭示出生命现象的底蕴。到20世纪中叶,沃森和克里克通过实验发现了DNA螺旋结构,使生命现象的研究一跃深入到分子水平。由此可见,任何具体实践只能是复杂世界的一个认识层次。而这种层次性就表明一次具体实践只能检验现阶段的真理问题,随着实践的不断向前推进,新的阶段的真理,就需要新的阶段的实践来检验了。

    有道是:一眼望不穿天下事,一网打不尽海中鱼,一书写不尽世上理,此之谓也。可见,以为只要被一时一事一处的实践检验为正确的认识,就是逾千古而不变、放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既有碍于实践的创新,也有碍于理论的创新或者真理的向前发展。

    列宁告诉我们,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确定无疑的,而人们的实践是一个无限发展的过程,在一定历史阶段会受到种种条件的限制。因此,应以发展的观点看待实践标准,即使在一定的历史阶段上已被实践证明是真理,也是有限度的,还必须继续接受新的实践的检验。

    今天,有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更要以一次次勇于不断创新的无数实践来检验真理的科学性与正确性,以推动真理不断向一个又一个更高层次的创新发展,从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董树君《改革与创新背景下对“实践观”的新思考》,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开启了真理标准大讨论的思想解放活动,其深远的历史意义在于它直接推进了改革开放的历程。 B . 今天持续的理论创新与持续的实践创新都受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深刻启迪,可见其影响的深远而持久。 C . 科学发展证明人类每次具体的实践既不能一次就广泛地普遍涉及全部宏观世界,也不能一次就深入地涉足微观世界的所有层次。 D . 世界上没有逾千古不变、放四海皆准的永恒真理,因为实践总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接受实践检验的真理也会不断向前发展。
    2. (2) 根据材料的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客观地审视时代和全面地正视自我,科学研判时代方向和自我方位,推动了时代阔步前进。 B .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既从理论上实现新突破,也从实践上完成大作为,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做足了思想准备。 C . 罗巴切夫和黎曼以自然中的“湖泊”证明欧几里德提出的内三角和等于180度这一定理有时代局限性,说明真理是不断发展的。 D . “一眼望不穿天下事”说明被一时一事一处的实践检验为正确的认识并非逾千古不变、放四海皆准,理论创新永远在路上。
    3. (3) 下列对材料一和材料二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先总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强大影响,再从历史和现实两方面具体阐述,最后总结强调重读的重大意义。 B . 材料一从文章的历史影响和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具体成就两方面证明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C . 材料二运用事实论证从人们对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的科学认识阐述了实践不断向前推进,新阶段的真理需新阶段的实践检验。 D . 材料二引用俗语说明了一事一时的实践不能检验不断推进的真理,通俗易懂;用理论论证说明实践不断发展,增强了说服力。
    4. (4) 材料一第二段使用“引爆”“拉回”“拉启”等词语,请简析其作用。
    5. (5) 华为的成功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新时代应如何推动科技创新?请结合相关链接和两则材料谈谈你的看法。

      【相关链接】

      苹果作为全球最大的科技公司之一,一直以来都凭借其独特的设计、创新的产品和强大的品牌影响力而获得了巨大的成功。特别是在智能手机等领域是偶像级的存在。面对苹果,有的企业选择错位发展策略,在苹果的后面亦步亦趋;而华为则依靠庞大的研发团队和持续的科研投入,在5G技术、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领域不断探索实践,取得创新突破,不断推出高端的产品和领先的技术。截至2022年底,华为在全球共持有有效授权专利超过12万件,专利许可收入为5.6亿美元,正在挑战苹果在全球的垄断地位。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