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课外阅读

     空 城 计

        有一次,魏国得知蜀国的西城兵力(bó báo)弱,只有两千五百名士兵在城中,就派大将司马懿(shuài lǜ)领十几万大军前去攻打。以两千五百名士兵抵挡十几万敌人,如同以卵击石,必败无疑。可是诸葛亮要从别的地方调集军队增援又来不及。西城危在旦夕,大家都把希望寄托在一向足智多谋的诸葛亮身上。诸葛亮也有些犯难,但严(骏 峻)的形势又迫使他必须拿出一个应对的办法来。

        诸葛亮苦思冥想,终于想出了一个计策。他命令城内的平民和士兵暂时躲避到一个安全的地方,然后大开城门,等(候 侯)敌人的到来。魏国大将司马懿不久即带兵包围了西城,但令他吃惊的是,本来以为会戒备森严的西城却城门大开,城墙上也看不到一个守卫的士兵,只有二十几个百姓在城门前洒扫。正当他大惑不解的时候,就看到城楼上出现了一个人,正是他的老对手诸葛亮。只见诸葛亮不慌不忙地整理了一下自己的衣服,在一张预先放好的古琴前坐下来,随即悠扬的琴声从城楼上传下来。魏国的将士都愣住了,在大军围城的危急关头,诸葛亮却弹起了琴。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面对开着的城门和弹琴的诸葛亮,老奸巨猾的司马懿竟一时不知如何是好。他早就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可诸葛亮胆敢大开城门迎候十几万大军,这太出乎他的预料了。他想,城里必定埋伏了大量兵马。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司马懿越听越觉得不对劲,他怀疑这是诸葛亮发出的调动军队反攻的信号,于是急忙下令让他的军队撤退。就这样,蜀国的西城得以保全。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空城计”。

    (有改动)

    1. (1) 用“\”划去文中括号里错误的读音和不恰当的字。
    2. (2)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以卵击石: 危在旦夕:

    3. (3) 下列对诸葛亮摆“空城计”成功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诸葛亮知己知彼,思虑周详。 B . 司马懿生性多疑,用兵谨慎。 C . 蜀国的增援军队马上就到。  D . 诸葛亮临危不乱,沉着应对。
    4. (4) 用横线画出文中两处描写琴声的句子,并说说其作用分别是什么。

      第一处:

      第二处:

    5. (5) 下面的歇后语中可能与本故事有关的两句是(  )(多选)
      A .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B . 半夜弹琴——暗中作乐 C . 诸葛亮焚香弹琴——故弄玄虚  D .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