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4高三下·佛山模拟) 现代文阅读Ⅰ,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风险分配的类型、模式及媒介与财富分配存在着系统差别,但这无法排除另一种可能性,即风险常以阶层或阶级专属的方式来分配。在这个意义上,阶级社会和风险社会存在着很大范围的重叠。风险分配的历史表明,风险同财富一样附着在阶级模式之上,只不过是以颠倒的方式:财富在顶层积聚,而风险在底层积聚。就此而言,风险似乎不是废除而是巩固了阶级社会。贫困与安全感的缺乏结伴,招致了大量的风险:而收入、权力和教育上的财富却可以购买免于风险的安全和自由。

    随着现代化风险的扩散,换言之,随着自然、健康、饮食等日益受到威胁,社会的区隔和界限也就减弱了。客观地说,在其作用范围内,风险对受它影响的人群展现出了平等化效应。在这个意义上,风险社会根本不是阶级社会,风险处境或风险冲突也不能理解为阶级处境或阶级冲突。只要我们仔细审视现代化风险的特殊样式或特殊分配模式,这一点就会变得更加清楚:现代化风险具备一种内在固有的全球化趋势。事实上,食物链把地球上的每个人都串联起来了。遇到边界,风险下潜而过。空气中的酸性物质不仅侵蚀雕塑和艺术珍品,也早就打破了壁垒,以至于连加拿大的湖水也开始酸化,连斯堪的纳维亚北端的森林也濒临消失。

    风险的分配模式包含在全球化之中,但并不完全等同于全球化,因为它蕴含了数量可观的政治炸药:风险的制造者或受益者迟早都会和风险狭路相逢。风险在扩散的过程中展现出了具有社会意义的回旋镖效应:就算是豪门富户,也难逃风险的侵害先前的“潜在副作用”,甚至会回击它自己的生产中心。

    让我们以农业为例。从1951年到1983年,德国的化肥使用量从每公顷143千克增加到了每公顷378千克;从1975年到1983年,德国的农药使用量从2.5万吨增加到了3.5万吨。这期间,单位产量自然在上升,却赶不上肥料和杀虫剂的消耗增长谷物的产量翻了一倍,土豆的产量增长了二十个百分点。相比于化肥农药的投入,农业产量的增速正在递减。这与自然破坏的累进式扩大形成了鲜明对比。对农户来说,这种破坏就发生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尤使人痛心。

    这种令人忧虑的发展有一个突出标志——野生动植物的数量正在锐减。“红色名录”记录了物种面临的生存威胁,是官方的“死亡证明”,而这个名单正变得越来越长格陵兰岛的 680 种植物,有 519 种处在危险之中。草地鸟类的种群数量正在急剧减少,如白鹤、杓鹬和草原石鸥;受到影响的动物还包括地栖鸟类,处在食物链上端的动物如鹰、鹗、蜻蜓,以及那些食物来源日渐稀少而又食性单一的动物,它们常以大型昆虫或植物生长期提供的花蜜为食。

    从前“看不见的副作用”成了亲眼可见的主要影响,以至于威胁到了构成初始原因的生产中心本身。现代化风险的生产沿回旋镖的弧线而移动。这一结果不仅使遥远城镇的儿童身上或母乳内的铅含量急剧上升,也在多个层面上削弱了农业生产本身的自然基础:耕地肥力下降,重要动植物消失,土壤侵蚀危害加重。

    这种威胁效应的社会循环可以概括如下:在现代化风险的屋檐之下,迫害者和牺牲者迟早都会合为一体。由此可以清楚地看到,地球已经身处险境,我们没有必要再去区分穷人或富人、白人或黑人、南半球人或北半球人、东方人或西方人。威胁的影响只在它发生时存在,而一旦发生,它又将不复存在,因为没有什么东西可以继续存在因此,这种末日启示般的威胁并没有在威胁的“当下”留下任何可触摸的痕迹。但生态危机就不是这样了。生态危机甚至侵蚀了农业的自然和经济基础,并因此削减了全体人口的食物供给。这种影响有目共睹,它不仅为自然留下了烙印,也触及了富人的钱袋和权势人物的健康。

    回旋镖效应不止表现为直接的生命威胁,它也影响传输的媒介,如金钱、财产和正当性。回旋镖效应并不只是向单一的源头发起还击,它会在总体层面上让每个人都受到相同的损害。森林的破坏不仅造成鸟类消失,也会削弱土地和森林资产的经济价值城镇或工业区、高速公路或干线公路都会加重周边土地的负担。德国 7%的土地是否已经因此而受污染或即将受污染,以至于不再适宜耕种了--这一点仍旧悬而未决。无论如何,这里面的道理是一样的:财产正在贬值,并日益遭受“生态意义上的剥夺”。

    (摘编自乌尔里希·贝克《风险社会:新的现代性之路》,何博闻、张文杰译)

    1. (1) 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 在阶级社会,风险常常不像财富一样在顶层积聚,一个重要原因是顶层的阶级可以凭借自身的优势如收入、权力等将其免除或化解。 B . 随着现代化风险的扩散,社会的区隔和界限减弱,地球身处险境之中,人类则遭受健康、饮食等方面的直接的生命威胁。 C . 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谷物、土豆的产量虽有所增加,但相比于期间化肥、农药的使用,农业产量的增速则正在递减。 D . 德国的部分土地受到了污染,不再适合耕种,经济价值削弱,这种严重后果充分说明了此地遭受了生态意义上的剥夺。
    2. (2)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虽然阶级社会和风险社会在某种意义上存在着很大范围的重叠,但是我们依然不能把风险处境或风险冲突理解为阶级处境或阶级冲突。 B . 食物链把地球上的每个人都串联在一起了,遇到边界,风险不会消失,而是下潜而过,这说明人们若想逃离风险的影响几乎是不可能的。 C . 作为“死亡证明”的“红色名录”正变得越来越长,是因为自然破坏导致野生动植物的数量锐减,格陵兰岛面临生存威胁的物种类型即是证明。 D . 农业的自然和经济基础遭到破坏,富人钱袋缩小,权势人物的健康受损,这时候再去按贫富、肤色、地域等区分人类已失去了意义。
    3. (3) 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最后一段观点的一项是(     )
      A . 生态灾难打破阶级图式,无视国界,富商大贾或有权有势者,也难逃其影响。 B . 有毒的废料场让良田成了荒地,居民的饮食和当地经济发展都受到极大影响。 C . “风险”这列火车特别偏爱那些位于“欠发达的穷乡僻壤”的小火车站。 D . 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使得城市中的社会风险越来越集中,公共安全隐患也愈发突出。
    4. (4) 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加点词语“屋檐”“烙印”的作用。
    5. (5) 请结合原文中的观点对以下现象加以分析。

      巴西的维拉帕里西是一座拥有一万五千人的贫民窟,多数人只能住在不起眼的灰石小屋。1954 年,军政府为了促进经济的繁荣,便吸引一些企业到这里生产有害环境的产品。巴西的石油公司选中这里的沿海湿地作为其精炼厂的厂址。之后,巴美合资的磷肥厂、菲亚特、陶氏化学和联合碳化物公司等也很快到来。不久,这里的多数孩子患了哮喘、支气管炎等疾病。1984 年2月,巴西石油公司七十万升原油泄漏,相关人员无一人生还。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