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重返月球——打造“地月经济圈”

    ①在航天科技发展史中,科学技术与科幻小说相向而行,世界现代科幻作家亚瑟·克拉克创作 的科幻小说《2001年:太空漫游》,对航天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②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研究员周武曾担任科幻电影《独行月球》的科学顾问,她个人的感受是:“未来”已来——自上个世纪“阿波罗17号”飞船登月以后,载人月球探测已经停滞了50年。近年来,全世界掀起了重返月球的竞赛:美国是想建设大本营,俄罗斯想建设月球基地,欧洲则提出“月球村”的概念。

    ③如今,中国已经开启了“航天强国”的新征程。在2049年前,我国要打造“地月经济圈”。2021年中国航天日期间,中俄两国联合发布了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的概念图,并向全世界宣布:按照“共商、共建、共享”原则,通过联合论证与建设、航天员选拔培训、载荷搭载等多种途径参与项目合作,推动人类航天科技发展。

    ④我国探月工程“嫦娥四号”实现了人类首次月背探测。未来的“月宫之家”可能会是穹顶状建筑结构,内部是封闭循环环境,室内空气主要是将人呼出的CO2供给植物,植物再释放O2,成为一个大型密闭自循环生命生态系统。

    ⑤星际移民在月球上吃什么?其实“月宫种植”已经在进行中了。2018年,我国“月宫365”实验获得成功,这是迄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未来,蘑菇和其他叶菜可能是最早在月球上种植的食物。

    (节选自《北京科技报》2023年2月20日,有删改)

    【材料二】

    6月16日消息,中国和俄罗斯在2021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GLEX—2021)期间公布了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的路线图。

    2021年全球航天探索大会6月14日至18日在俄罗斯圣彼得堡举办。中俄双方介绍了国际月球科研站的三个建设阶段。

    第一阶段应于2026年至2030年开展,双方将在这一阶段开始联合行动,从月球采样返回,并检验月球科研站指挥中心的有关技术。

    第二阶段应于2031年至2035年开展。其间双方计划在月球轨道和月球表面部署用于保障能源、通信和设备运输的系统。国际月球科研站应在第三阶段全面投入运行。

    【材料三】

    1. (1) 根据以上三则材料,下列关于人类“重返月球”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A.中国航天科技国际交流中心研究员周武认为自上个世纪“阿波罗17号”飞船登月以后,载人月球探测已经停滞了50年。 B . B.迄今时间最长、闭合度最高的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是我国2018年获得成功的“月宫365”实验。 C . C.从2021年中俄两国联合发布的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的概念图和路线图可知:中俄合作建设国际月球科研站并分为三个建设阶段。 D . D.中国探月工程从2007年至2020年间六战六捷,2020年前嫦娥五号采样返回,探月工程“绕、回、落”三步走圆满收官。
    2. (2) 下列对【材料一】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开头用亚瑟·克拉克创作的科幻小说《2001年:太空漫游》引入,说明科学技术与科幻小说互相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激发了读者阅读的兴趣。 B . 第④段提到未来的“月宫之家”可能会是穹顶状建筑结构,“可能”表示大约、大概,此处用语不够严谨,影响文章可信度,可以删去。 C . “登月的航天员们会从地球搭乘长途飞船先入住空间站,然后从空间站换乘‘公交车’(登月飞船)往返月球。”这句话运用了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D . 本文运用逻辑顺序,先说明全世界掀起了重返月球的竞赛,再说明中国开启了“航天强国”的新征程及新征程目标、已取得的成就等。
    3. (3)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按照“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则,中俄在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方面可以开展哪些具体合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