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3高三上·宝安期末)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何以那种吃人的礼教制度……偏爱挂孔老先生的招牌……我向各位中国少年介绍这位 “四川省只手打孔家店”的老英雄——吴又陵先生!

    ——胡适《吴虞文录序》(1921年)

    材料二

    新文化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很深的旧文化底蕴,对外来文化有判断力,知道如何取其精 华。另外,他们是一批手无寸铁的读书人,而他们的对立面是强大的政治、军事权力和全社 会的顽固势力,因此需大声疾呼,有一些语言比较激烈也不足怪,其方向是向前进的。

    ——摘编自资中筠《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今天的争论》

    材料三

    第一 目标

    (贰)叙述中国文化演进之概况;特别说明其对于世界文化之贡献,使学生明了吾先民伟 大之事迹,以养成其高尚之志趣,与自强不息之精神。

    第三 教材大纲

    (一)上古史:春秋战国之学术思想;(二)中古史:两汉之学术与宗教……中国文化之东被、 宋之学术思想、中国文化之西渐……(三)近世史:清代之文化;(四)现代史:最近之文化; (五)综论:中国文化之演进及其未来、外国文化与中国文化之关系、中华民族对于世界之责任。

    ——《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民国二十一年颁行)

    材料四

    在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深厚基础上开辟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 理同中国具体实际、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必由之路。

    ——习近平《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2023年)

    1.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胡适等人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态度,并根据材料二解释其原因。
    2. (2)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初级中学历史课程标准》强调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动 机。
    3. (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结合”的主要史实。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