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七上·长宁期中) 读下面的诗歌,完成下面小题。

    挽文山丞相

    ——(元)虞集

    徒把金戈挽落晖,南冠无奈北风吹。

    子房本为韩仇出,诸葛宁知汉祚移。

    云暗鼎湖龙去远,月明华表鹤归迟。

    不须更上新亭望,大不如前洒泪时。

    1. (1) 下列对这首诗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 . 首联、颔联用张良为韩复仇、诸葛亮匡扶蜀汉等典故,赞颂文天祥力图恢复宋室,欲挽狂澜于既倒的英雄气概。 B . 颈联表现了诗人对宋朝的留恋和对英雄的思念。 C . 尾联用东晋时过江诸人新亭对哭事,含蓄地抒发了诗人心中的悲痛。 D . 全诗句句用典,而意脉一贯,酣畅深厚,郁勃沉雄。
    2. (2) 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 . 诗歌首句的“徒”字,把文天祥起兵抗元的结局展现得淋漓尽致,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困惑与不安。 B . 诗歌中的“云暗”二字,比喻蒙古族势力的猖獗和宋室的倾覆,暗含诗人对现实的失落感。 C . 全诗紧扣“挽”字,在高度赞扬文天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精神的同时,又暗含诗人自己的隐痛悲思。 D . 诗歌中用“汉祚移”“龙去远”暗喻南宋朝廷的倾覆,寄寓了诗人的故国之思。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