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七上·长宁期中) 读下面的论述类文章,完成下面小题。

    读书三养

    ——李思齐

    ①“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读书的魅力正在于此。古人留下的关于读书之用的典型话语是“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读书被视为博取功名、财富的手段。对少数人来说,多读书、确有这功效;但是,对多数人来说,这样读书太过沉重。现代社会诸多事实表明,读书之多寡同财富之多寡并不成正比。读书如交友、一卷在手、宛若与挚友促膝谈心;读书似水,看似波澜不惊,但流淌着激情,滋润着心田。读书带来的更多是精神财富,无关太多物质财富。读书之美在于养心、养生、养颜。

    ②读书可养心,英国哲学家培根曾说:“知识能塑造人的性格”。正如身体上的缺陷,可以通过适当的运动来改善一样;精神上的各种不足,可以通过阅读来改善。读书可以养性怡情,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充实提升。哲人说:人类认识自身的方式,最佳的莫过于求知、思索、追忆和缅怀。这些主要方式,在阅读的整个过程里都可以找得到。我们需要在宁静平和的阅读中反思自己,远离浮躁,求得内心之平静。读书人是世间幸福之人,因为他除了拥有现实的世界之外,还拥有另一个更为浩瀚也更为丰富的世界。现实的世界是人人都有的,而后一个世界却为读书人所独有。书之味,无奇不有,甜酸苦辣,百味聚集。人生之路注定坎坷,倘能在辛苦奔忙之余,将心思从俗界中拔出,与书中人物默默交流,于一瞬之间体味世间永恒之美,何其乐哉!

    ③读书可养生。一个把阅读当作生活方式、当作生命一部分的人,能够健康长寿。书是一味最好的保健药。凡是喜欢读书,以读书为乐,勤于用脑的人,都比终日无所事事的人活得健康、活得明白。

    ④英国有心理疾病的患者人数逐年攀升、医生们尝试给患者开“图书处方”。处方上面写的不是什么新药、而是几本书名。患者拿着它到当地图书馆里“照方抓书”,拿回家研读消化。在这些图书中,比较常见的有《人性的优点》《理智战胜情绪》等。专家认为,读书疗法将对那些轻中度抑郁症、焦虑症或其他心理疾病产生良好效果。学界大师多长寿可视为读书助健康的明证:四年前,著名历史学家刘绪贻携夫人齐迎百岁华诞;著名语言学家朱祖延活到了90岁;当代伤寒学泰斗李培生活到了96岁;中国医学泰斗袭法祖则活到了94岁;红学大师周汝昌享年95岁。

    ⑤读书可养颜。“履有诗书气自华”。现实生活中,美丽的容貌、精心的装扮,都能给人以美感。但是,这种外表的美总是肤浅而短暂的,如同天上的流云,转瞬即逝。高档的化妆品只能延迟衰老,越老越美丽这件事只有读书能实现。文学家、翻译家杨绛被称为“最美大先生”。百岁时出现在大众面前、年龄难掩风华,面容白皙清秀,气质淡雅从容。读书的女人永远美丽,这是读书馈赠的最重要的礼物之一。书读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了过眼云烟。其实他们仍是潜在的,会隐藏在气质里、谈吐里、胸襟上。

    (——选自《读书文摘》2017年12期有删改)

    1. (1) 下面对文章所表达的观点的理解和概括,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 . 文章第①段开篇点题,提出“读书之美在于养心、养生、养颜”的中心论点。 B . “读书养心”的关键是要在读书过程中获得精神财富,体味世间永恒之美。因此,作者认为古人所言“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完全错误的。 C . “乐于读书、勤于用脑”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 D . “读书”可以改变一个人内在的气质,这种气质会通过外在的形象展示出来。
    2. (2) 下列各项对选文的语言特色表述,不正确的的一项是( )
      A . 文章多处引用名言、谚语,语言丰富,富有感染力。 B . “读书如交友,一卷在手,宛若与挚友促膝谈心:读书似水,看似波澜不惊,但流淌着激情,滋润着心田。”两句既生动的表现了作者对读书人真挚的劝勉,也体现出了作者读书的真实感受。 C . “在这些图书中,比较常见的有《人性的优点》《理智战胜情绪》等“一句中,“比较常见”对所读书目进行了限定,突出了用词的准确性。 D . 全文观点明确,语言犀利,在看似平淡的表述中,对功利性读书进行了严厉的批判。
    3. (3) 下列各项对选文的理解,正确的的一项是( )
      A . 选文采取了“总——分——总”的结构方式。 B . 选文观点“读书可养心、读书可养生、读书可养颜”是并列关系,文中相关的论述内容可以调换顺序。 C . 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来证明了“读书可养生”这一观点。 D . 从杨绛被称为“最美大先生”可以看出,作者认为,只要多读书,就一定会容颜不老,青春不逝。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