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上·龙岗期末)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海上的父亲

    虞燕

    ①父亲每每回家,都携一身淡淡的海腥味。他从来不会在家逗留很久,船才是他漂浮的陆地。父亲眼前,大海浩瀚无边,深广动荡

    ②那艘木帆船,是父亲海员生涯的起始站。木帆船凭风行驶,靠岸时间难以估算。比起身体遭受的痛苦,大海茫茫,帆船在浪里翻腾,跪在甲板上连黄色的胆汁都吐尽了,停泊却遥遥无期。吐到几乎瘫软也得顾及船员们的一日三餐。木帆船的厨房设在船舱底部,父亲一点一点地过去 , 船颠簸,脚无力,手颤抖,淘米、洗菜、生火,实在受不住就蹲下来,或喝下一碗凉水等待新一轮的呕吐。吐完再喝,喝了又吐

    ③父亲跟我聊起这些时,一脸的云淡风轻,他说这是每个海员的必经之路,一般熬过一年就不晕了。

    ④也因为有这样一位海上的父亲,我跟弟弟从小的物质条件算是相对优越的。小岛闭塞,交通不便,都是那么稀奇。

    ⑤荔枝最不易保存,却是我的最爱。父亲每次去海南就会多买一些,装进篮子,捡“流泪”了的吃掉,将还新鲜的留着,父亲不住叹气:要是多买一些就好了。

    ⑥父亲走出木帆船的厨房,是三年之后了。其时,木帆船已老旧,锚泊系岸、海面瞭望、开舱关舱、手动掌舵、柴油机维护等等,他早做得得心应手。船上经常会为争取时间连夜装货卸货,父亲和其他船员奋战在摇摆不定的甲板上,一夜下来,皱皱的,像糊上去一层纸。脱掉雨衣后,衣服上就会滴下水。

    ⑦那是父亲海员生涯里的第一次生死历险。夜里11点多,父亲刚要起来换班,突然听到一声天震地骇的“砰”,整只船像被点着的鞭炮似的蹦了起来。父亲的脑袋嗡嗡作响,五脏六腑都像是要跳脱他的躯体。触礁了!他在第一时间冲了出去。船体破裂,海水将汹涌而入,将他们卷入巨腹。

    ⑧船长紧急下令,把船上能漂浮的东西全部绑在一起制成了临时“竹筏”,大家紧张忙乱到来不及恐惧。待安全转移到“竹筏”上,大海浩渺,漆黑得像一面涂了重墨的牛皮鼓,望不到一星半点的灯火。彼时正值正月,带着腥咸味的海风凌厉地抽打着他们的躯体,父亲的额头却不停地冒汗。时间一点点过去,只要有一丝生的希望就绝不放弃。幸运的是,天亮时,救起了他们。

    ⑨多年后,父亲早已被各种大大小小的惊险事故磨炼得处变不惊,而对于留守岛上的人每到台风天,母亲都会面色凝重地坐在收音机前听天气预报。我跟弟弟敛声屏气,每一个字都似渔网上的铁坠子。直等到那来自茫茫大海的信息反馈,我们才在一次次的确认中获得慰藉和力量。

    ⑩我见过父亲在陆上生活的百无聊赖和郁郁寡欢。父亲所在的那艘2600吨的大货船,货舱高达四五米,进出都必须爬梯子。几次爬进爬出后,父亲竟一个趔趄滑倒于货舱底部,导致手臂骨折,埋头从房间走到院子,又从院子回到房间,卸货是否顺利,什么时候返航。他像条不小心被冲上岸的鱼,等待再次回到海里的过程是那么煎熬。

    ⑪就休息了一个航次,还未痊愈的父亲便急吼吼地赶回船上。母亲望着他的背影咬牙道:“这下做人踏实了。”

    ⑫我时常想起那个画面:水手长父亲右手提起撇缆头来回摆动,顺势带动缆头做45度旋转,旋转两到三圈后,将撇缆头瞬时撇出,不偏不倚正中岸上的桩墩。船平稳靠岸。父亲身后,大海浩瀚无际,寂然无声

    (选自《读者》2020年11期,有删改)

    八(1)班拟将上文改编成微电影,参加学校“家人小传”主题视频展演。作为导演

    1. (1) 电影想以船的变化与父亲在海上的经历双线并行的方式,尽可能地表现父亲在大海中真正得到了锻炼和成长以及对大海无限依恋。请根据提示,梳理概括出情节内容。

    2. (2) 在拍摄第②段所写父亲在船舱下的厨房工作的镜头时,演员小贾动作过快,大家都觉得不妥。请你就第②段中画线句给演员说说戏

      语句:“父亲一点一点地过去”

      说戏:

      点出问题:小贾同学,我觉得你刚才的表演,剧本中“挪”这个动作没表现好。

      说出办法:我认为这个动作应 

      点明原因:

    3. (3) 对第⑨段划线的语句的内容,你决定以两组交叉的镜头来展现,如下图所示。工作人员嫌麻烦

    4. (4) 拍摄过程中,对选文第⑩段所写父亲在陆地上的生活的内容是否要保留,产生了意见分歧,这段就应该删掉。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看法。
    5. (5) 选文第⑧段中的画线句内容,是电影中很重要的一段背景画面。请分析这段文字的表达效果。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