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间争战不断,吴国为伐齐国而开凿了连通长江与淮河的邗沟,成为大运河最早修建的一段。隋朝在统一后,为加强对南方的控制,利用旧有渠道和天然河流进行了大规模扩建,形成了以洛阳为中心北起涿郡(北京)、南到余杭(杭州)贯通南北的大运河。元朝定都北京后,把原来以洛阳为中心的隋代运河,改道成以大都为中心南下直达杭州的纵向大运河。中国古代的京杭大运河是世界上里程最长、工程最大的古代运河,其时空演变“折射出我国古代政治经济的历史变迁”。

    ——摘编自毛锋等《京杭大运河时空演变》

    材料三  近代京汉铁路修建,既引进铁路建筑技术,也建立汉冶萍公司引入炼钢、铁轨制造技术;山西阳泉焦作煤矿为增产引入新的采矿技术。长辛店、郑州、武汉建立机修厂,试制车厢并维修机车;沿线的汉口、信阳、漯河、郑州、石家庄、保定、北京等地相关机器制造业及轻工业渐兴,逐步成为新的货物集散地、区域交通枢纽,带动周边县镇建设配套的产业链;新兴职业如司机、搬道工、检修工、车站服务人员、搬运工、售检票员、铁路警察等应运而生;货场、车站建在城外,城市突破城墙实现扩张;近代产业工人群体形成;培育铁路技师人才的系列学校出现。中国古代以行政级别为基础形成的城市格局,逐步演变为以沿海岸线、沿铁路线新的工业和贸易中心城市为主要特征的城市化新格局。

    ——摘编自张杰、张清俐《铁路社会史》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大运河时空演变所折射出的历史变迁。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民国时期阻碍中国近代铁路建设的不利因素。
    3.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交通发展与社会变迁内在关系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