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城市工作的中心环节,“把消费的城市变成生产的城市”对上海的发展轨迹产生了重要影响。上海积极调整工业结构,优先发展重工业,加大对重工业投资,对其投资占工业建设总投资的74.5%。通过接管国民党政府的商业、贸易管理机构和官僚资本主义商业、贸易公司,建立起来的国营商业机构,不断加强对货源和市场的掌握。上海还有计划、有步骤地疏散人员,逐步减少城市人口。疏散途径主要包括:动员大批难民和失业群众回乡生产、到皖北黄泛区与苏北盐垦区垦荒生产。

    ——摘编自张励《试论新中国成立初期上海城市功能的转型》

    材料二 改革开放以来来,中国城市的外观和格局、城市生活的内涵等,都发生了令人惊奇的迅速改变。城市化过程中,许多农民进城务工;进入大学的农民子女毕业后,许多人在城市找到了新的职业;由于农业生产所需劳动力减少,第二、三产业则逐步发展,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北京、上海等城市有向世界城市发展的趋势。在全国范围内,从北到南还形成了环渤海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经济圈、珠江三角洲经济圈。这些经济圈实际上也是一个城市群。从历史的角度看,这种城市化对应着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的过渡。

    ——摘编自王鸿生《中国城市发展的四个阶段和问题》

    1.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为推动上海城市发展所采取的措施。
    2.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并简析其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