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九上·钦州月考) 从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发展,是历史的进步。 
    材料一:法典的基本思想,是以新兴奴隶主阶级之法治理古巴比伦国家。奴隶不受法律保护,却严格保护奴隶占有制和私有制,保护租佃和高利贷者的利益……用法律维护和加强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这对各地豪强和氏族贵族等传统保守势力,随意解释法律和滥用司法大权,是一种约束、限制,也是下层人民保护自身有限利益的一种武器。 
    ——摘自史若冰《汉谟拉比的历史功绩》材料二:西方学者一般将西欧封建社会理解为一种法律制度和政治制度,即9至13世纪的建立在土地层层分封和逐级占有基础上的封君封臣制。其主要内容概括为:土地分封和相应的封君封臣制的形成,各级封建领主在其领地内拥有较独立的政治权力或司法权力,由此促使国家权力的衰落,造成中央王权孱弱……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将“封建制度”看做一种社会经济形态,认为“大地产是中世纪封建社会的真正基础”,是封建贵族榨取农民地租乃至进行“超经济强制”的先决条件,也是农民对封建主的人身依附关系的根源。 
    ——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1. (1)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汉谟拉比法典》的特点。
    2. (2)  根据材料二,指出西方学者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对“封建制度”的理解有何不同?以西方学者的观点为依据,西欧封建社会确立的标志是哪一事件?按照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西欧封建社会的突出特征是什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