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科学 / 解答题
  • 1. (2023八上·兰溪月考) “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由航天员王亚平开讲。她利用过饱和乙酸钠溶液演示太空“冰”实验;挤出了一个过饱和乙酸钠溶液的液体球,用沾了晶体的棉棒触碰一下,液体球马上形成一个“冰球”。

    科学兴趣小组查阅资料后发现,乙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如下表所示:

    温度0102030405060
    乙酸钠的溶解度/g33.040.846.554.565.583139

    请回答下列问题:

    1. (1) 20℃时,46.5g的乙酸钠固体最多能配成饱和溶液克。
    2. (2) 有同学提出,在“冰雪”实验中,“冰球”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物质凝固,他的说法是否正确(填“正确”或“不正确”)。
    3. (3) 20℃时,10g乙酸钠溶解于20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数为多少。(精确到0.1%)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