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八下·莲湖期末) 大国之间,和则两利,斗则两伤,这已为人类历史所证实。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是朝鲜战争的最大赢家。抗美援朝战争打出了中国人民的威风,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国家的嚣张气焰。…...这场战争巩固了中苏同盟,赢得了苏联的重视和尊敬……1953年,美国被迫签署《朝鲜停战协定》,让新中国赢得了一个重要的缓冲地带,没有让美国陈兵鸭绿江,消除了美国对我们国家安全的直接威胁,解除了两面作战的危险。

    ——摘编自胥亮《朝鮮战争到底谁是赢家》

    材料二 下面是尼克松的两次谈话。

                                            

    1960年11月4日,尼克松在发表谈话时说:“我愿非常明确地表示,我反对给共产党中国以外交承认。我同样反对接纳共产党中国进入联合国。”

    正如我在过去三年中多次指出的那样,没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及其七亿五千万人民的参加,是不能有稳定与持久的和平的。正因为如此,我在好几个方面采取主动行动,为两国之间的比较正常的关系敞开门户。

    ——摘编自美国总统尼克松关于计划访问北京的谈话

    材料三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指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为世界贡献更多中国智慧、中国方案、中国力量,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让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阳光普照世界!

    1. (1) 材料一中图A所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的目的是什么?依据材料一,概括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重要意义。
    2. (2) 依据材料二,指出尼克松对华态度发生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3. (3) 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为推动建设和平繁荣世界,为世界发展提出了什么“中国方案”。并说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4. (4)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影响一个国家外交政策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