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实践探究题
  • 1. (2023七下·新城期末) 某校七年级(1)班同学围绕“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开展探究活动,请你参与。

    【交往交流】

    材料一:蕃人旧日不耕犁,相学如今种禾黍。……城头山鸡鸣角角,洛阳家家学胡乐。

    ——摘编自王建《凉州行》

    女为胡妇学胡妆,伎进胡音务胡乐。……胡音胡骑与胡妆,五十年来竞纷泊。

    ——摘编自元稹《法曲》

    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故其种落皆依朕如父母。

    ——唐太宗

    【交融发展】

    材料二:元朝的民族交融并不是单向的,而是民族之间互相影响、接等和包容,它不是强制同化的结果,而是在长期交往和共同生活中自然浸润而成的s在多民族共居的情况下,蒙古人、色目人带来了他们的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同时他们主动学习儒家文化,涌现出一大批少数民族诗人、艺术家。各族人士通过婚姻、诗文酬答、宴会雅集等交流,深化了对中华文化的认同,在文化面貌和生活习惯上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变。

    ——摘编自陈彩云《元朝强化了中华民族一体格局》

    【国家统一】

    材料三(如图):

    【巩固边疆】

    材料四:清朝康熙、雍正、乾隆时期,为了加强对西藏、西北地区的管辖,采取了一系列措施:a.册封达赖和班禅;b.建立金瓶掣签制度;c.设置驻藏大臣;d.设立乌里雅苏台将军;e.设置伊犁将军。

    【感悟提升】

    材料五:2023年6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内蒙古考察时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

    1. (1)  材料一诗句反映出怎样的社会状况?从材料中能看出唐太宗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请用史实加以说明。
    2. (2)  依据材料二,概括元朝民族交融的特点。
    3. (3) 元朝在材料三图中序号②和③处设置的管理机构的名称分别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从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的角度,简述元朝统一的历史意义。
    4. (4)  请从材料四中分别找出清朝管辖西藏和新疆地区的措施各一项。(填写序号即可)综合上述材料,请你谈谈处理好民族关系的重要意义。
    5. (5)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作为中学生,我们应如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