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下·大兴期中) 阅读《小石潭记》,完成下面小题。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 , 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1) 下列对句中加点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隔篁竹”中的“篁”,根据其偏旁是“⺮”,可推测其意与“竹”相关。 B . “空游无所依”中的“依”,运用组词法,可解释为“依傍”。 C . “不可知其源”中的“源”,以成语“源远流长”来印证,可知其意为“源头”。 D . “隶而从者”中的“从”,通过勾连“择其善者而从之”中的“从”,可理解为“学习”。
    2. (2) 下列选项中,对句子的翻译和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甲】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翻译:(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爬行那样弯曲,白天晚上都可以看见。

      理解:作者用北斗七星的曲折和蛇的爬行来比小溪之貌,一条蜿蜒曲折的小溪跃然纸上。

      【乙】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翻译:(鱼)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在和游玩的人一起欢乐。

      理解:形为写景,实则写心。作者将自己的心情投射到鱼儿身上,仿佛鱼儿也会和人一样感到快乐。

    3. (3) 请根据原文,概括柳宗元游小石潭时的心情变化,并说说这种变化在链接材料中是如何体现的?

      【链接材料】

      永州于楚为最南,状于越相类。仆闷即出游,时到幽树好石,暂得一笑,已复不乐。何者?譬如囚拘圆土 , 一遇和景 , 伸展支体,亦以为适,然终不得出,岂复能久为舒畅哉?

      (取材于柳宗元《与李翰林建书》,有删改)

      注:①永州:柳宗元参加政治革新运动,失败后被贬至此地。②仆:对自己的谦称。③已:过一会儿。④譬如囚拘圆土:好像被囚禁在圆形围墙之中。⑤和景:温暖的日光。

    4. (4) 在小石潭旅游景点设计活动中,你们旅游社团的成员各抒己见,请仿照示例,在横线处写下你的设计。

      【示例】小明说:我想设计一个“听水轩”,依据是“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感觉在这里静静地听听悦耳的流水的声音,一定是惬意舒适的。

      你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