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九上·金山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母亲石 

     ㅤㅤ①那一年我到青海塔尔寺去,被一块普通的石头深深打动。 

     ㅤㅤ②这石其身不高,约半米;其形不奇,平整光滑。当年宗喀巴就是从这块石头旁出发,进藏学佛,西望拉萨,盼儿想儿。泪水滴于石,背靠石头小憩时,体温亦传于石。后来,塔尔寺成了佛教圣地,这块望儿石就被请到庙门口。 

     ㅤㅤ③这实在是一块圣母石,现在每当虔诚的信徒们来朝拜时,都要以他们特有的习惯来表达对这块石头的崇拜。有的在其上抹一层酥油,有的放几丝红线,有的放一枚银针。时间一长,完全被人重新塑出了一个新貌,真正成了一块不普通的石头。就是毕加索、米开朗琪罗再世 

     ㅤㅤ④我在石旁驻足良久,细读着那一层层的,在半透明的酥油间游走着的红线和闪亮的银针。红线蜿蜒曲折如山间细流,发出淡淡的青光,刺着游子们的心微微发痛。我突然想起自己的母亲。 

     ㅤㅤ⑤那年我奉调进京,走前正在家里收拾文件书籍,忽然听到楼下有“笃笃”的竹杖声。我急忙推开门,背后窗户的逆光勾映出她满头的白发和微胖的身影。母亲的家离我住的地方有几里地,街上车水马龙,她看着我,大约有几秒钟 

     ㅤㅤ⑥父亲文化程度不低,母亲却基本上是文盲,她这一辈子是典型的贤妻良母。小时每天放学饿了吧?”菜已炒好,炉子上的水已开过两遍。大学毕业后先在外地工作,后调回来没有房子,一下班,母亲的第一句话饿了吧?”然后不等我回答,她就去厨房忙乎了。 

     ㅤㅤ⑦我又想起第一次离开母亲的时候。那年我已是十七岁的小伙子,高中毕业,考上北京的学校。晚上父亲和哥哥送我去火车站。我们出门后,不知道该做什么,就打来一盆水准备洗脚。但是直到几个小时后父亲送我回来,两只脚搁在盆边上没有沾一点水,这是寒假回家时父亲给我讲的。 

     ㅤㅤ⑧现在,她年近八十,却要离别自己最小的儿子。我上前扶着母亲,儿女对他们的报答,哪及他们对儿女关怀的万分之一啊! 

     ㅤㅤ⑨我知道在东南沿海有很多望夫石,而在荒凉的西北却有这样一块温情的望儿石,一块伟大的圣母石。它是一面镜子,也照出了____。 

    1. (1) 请分别概括第②③段内容。 

       第②段: 

       第③段: 

    2. (2) 下列对第④段的理解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____ 
      A . 写出了作者对母亲石的观察十分细致。 B . 写出了母亲石是一块十分神奇的石头。 C . 由物及人,触动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想念。 D . 由近及远,引发了作者对自己母亲的愧疚。
    3. (3) 第⑥段反复出现“饿了吧”,其表达效果是  
    4. (4) 结合全文,在第⑨段横线上填入合适的内容,作为全文的结尾。 
    5. (5) 下面这段文字在第⑧段中省略号处,有人建议删除。你是否同意?请谈谈你的看法和理由。 

       我还想起一个朋友讲起他的故事。他回老家出差,在城里办完事就回村里看老母亲,说好明天走前就不见了。然而,远远地就看见老母亲扶着拐杖坐在候机厅大门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