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河源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关羽攻樊城,吕蒙上疏曰:“羽讨樊城而多留备兵,必恐蒙图其后故也。蒙常有病,乞分士众还建业 , 以治疾为名,羽闻之,必撤备兵,尽赴襄阳。大军浮江昼夜驰上,袭其空虚,则南郡可下而羽可禽也。”遂称病笃。权乃露檄召蒙还,阴与图计。蒙下至芜湖,定威校尉陆逊曰:“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但务北进,未嫌于我。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宜好为计。”蒙曰:“羽素勇猛,既难为敌,且已据荆州。恩信大行,兼始有功,胆势益盛,未易图也。”蒙至都,权问:“谁可代卿者?”蒙对曰:“陆逊意思深长,而未有远名,非羽所忌,无复是过也。若用之,当令外自韬隐,内察形便,然后可克。”权乃召逊,拜偏将军、右部督,以代蒙。逊至陆口为书与羽称其功美深自谦抑为尽忠自托之意羽意大安无复所嫌稍撤兵以赴樊吕蒙阴至寻阳,尽伏其精兵舰船中,使白衣摇橹,作商贾人服,昼夜兼行,羽所置江边屯候,尽收缚之,是故羽不闻知。副将麋芳、傅士仁素皆嫌羽轻己,加之军资不悉相及,羽言“还,当治之”,芳、士仁咸惧。于是蒙为书说二人开门出降。得关羽及将士家属,皆抚慰之,约令军中:“不得干历人家,有所求取。”于是军中震栗,道不拾遗。蒙旦暮使亲近恤耆老,问所不足,疾病者给医药,饥寒者赐衣粮。羽府藏财宝,皆封闭以待权至。关羽闻南郡破,即走南还,且数使人与吕蒙相闻,蒙辄厚遇其使,周游城中,家家致问,或手书示信。使还,羽属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故羽吏士无斗心。关羽自知孤穷,乃西保麦城。十二月,璋司马马忠获羽及其子平于章乡,斩之,遂定荆州。

    (选自《通鉴纪事本末·吴蜀通好》,有删减)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逊至/陆口为书与羽/称其功美/深自谦抑/为尽忠自托之意/羽意大安/无复所嫌/稍撤兵以赴樊/ B . 逊至陆口/为书与羽/称其功美/深自谦抑/为尽忠自托之意/羽意大安/无复所嫌稍/撤兵以赴樊/ C . 逊至陆口/为书与羽/称其功美/深自谦抑/为尽忠自托之意/羽意大安/无复所嫌/稍撤兵以赴樊 D . 逊至/陆口为书与羽/称其功美/深自谦抑/为尽忠自托之意/羽意大安/无复所嫌稍/撒兵以赴樊/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建业,三国时东吴都城,此后,东晋、宋、齐、梁、陈相继在此定都,开创了六朝古都的历史。 B . 露檄,公开发布的军事文告。如果是紧急军情,一般在檄上插一片羽毛,是为羽檄。 C . 商贾,古代有“行商坐贾”之说,“商”即流动贩卖的人,“贾”即开店售物的人。 D . “存恤耆老”中的“存”意指慰问,与《屈原列传》中“存君兴国”的“存”意思相同。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吕蒙假称有病退回建业,让孙权用名不见经传的陆逊取代自己,以此骗关羽撤出南郡全部兵力到襄阳对付曹操。 B . 吕蒙认为关羽智勇双全,又在荆州大施恩义,加上刚刚获胜,气势正旺,很难对付。因此,他选择以退为进的策略。 C . 关羽虽然在江边设置了哨卡观望,但是吕蒙暗中派遣精兵乔装成商人抓住哨兵,导致他不知军情。 D . 吕蒙利用麋芳、傅士仁对关羽的不满和畏惧心理说服二人投降并献出南郡,然后严明军纪,安抚百姓,让城内关羽的将士没有了斗志。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羽矜其骁气,陵轹于人,但务北进,未嫌于我。

      ②使还,羽属私相参讯,咸知家门无恙,见待过于平时。

    5. (5) 从关羽丢失南郡事件中可以看出当事人关羽和吕蒙各有怎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