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下·晋江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五育”融通育全人

    高翅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高度,提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字字千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就要下大力气做到“五育”并举,“五育”融通。 

    从教育的目的看,人是作为一个整体而存在,教育的使命不能分割为德智体美劳五个向度的独立发展;从教育的内容看,“五育”之间有着天然的有机联系,并无绝对边界;从教育的功能看,任何一类教育教学活动都蕴含着多方面的育人资源,每一位教师都承担着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因此,“五育”不应是五个方面各自独立、相互并行,必须融为一体、有机贯通,实现由“五育”并举到“五育”融通的演进。 

    在育人体系中,体育和美育具有基础性、高阶性的特征,指向人的生命健康和审美境界。但长期以来,教育“弱于体、抑于美”的现象普遍存在,为此,我们要着力加强新时代体育和美育,牢固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围绕“教会、勤练、常赛”,推动体育课合理增负,通过特色体育活动和群众性竞技性体育赛事,引导学生在体育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深入挖掘各学科专业和课程中蕴含的美育资源,加强美育类高阶通识课程建设,经常性开展古今中外艺术经典赏析和形式多样、品格高雅的美育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 

    “五育”融通需要通过机制创新,做到“全人教育全人育”。过去一段时间,高校“五育”职责和人财物资源分属不同板块,彼此之间亦有协同,但缺乏顶层设计层面的统筹融合。对此,学校可以作好顶层设计,创设“五育”融通的境域。激活并联结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博物馆、倍阅书店等“五育”资源提供一体化公共服务,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创设了更广阔、更丰富的教育机会和实践平台。 

    “五育”融通的深入推进还要做到以文化人、以美育人。文化是更深沉、更持久的育人力量。只有涵育学生的“昭昭文心”,才能真正做到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因此,高品质文化活动是促进“五育”融通的重要载体,校园文化活动要由数量型向品质型、由展示型向参与型、由娱乐型向涵育型、由“季节”型向常态型转变。 

    (《光明日报》2023年05月30日)

    1. (1)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五育’融通育全人”中的“全人”是指从幼儿园到大学的所有学生。 B . 体育和美育具有基础性、高阶性的特征,指向人的生命健康和审美境界。 C . 图书馆、体育馆、艺术馆、博物馆、倍阅书店等要提供一体化公共服务。 D . 品质型、参与型、涵育型、常态型的校园文化活动可涵育学生的“昭昭文心”。
    2. (2)  为什么说“五育”必须融为一体、有机贯通?请简要概括。
    3. (3)  关于“五育”融通育全人,作者提出哪些具体的建议?请简要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