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遂宁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王勇,代武川人也,本名胡仁。少雄健,有胆决,膂力过人。魏永安中,万俟丑奴等寇乱关陇,勇占募随军讨之,以功授宁朔将军、奉车都尉。又数从侯莫陈悦、贺拔岳征讨,功每居多,拜别将。及太祖为丞相,引为帐内直荡都督,加后将军、太中大夫。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太祖叹其勇敢,赏赐特隆。进爵为公,拜镇南将军。从讨赵青雀,平之,论功居最,卫大将军、殷州刺史。邙山之战,勇率敢死之士三百人,并执短兵,大呼直进,出入冲击,杀伤甚多,敌人无敢当者。是役也,大军不利,唯勇及王文达、耿令贵三人力战,皆有殊功。太祖于是赏帛二千匹,令自分之。军还,皆拜上州刺史。以雍州、岐州、北雍州授勇等,然州颇有优劣,又令探筹取之。勇遂得雍州,文达得岐州,令贵得北雍州。魏恭帝元年,从柱国赵贵征茹茹,破之。勇追击,获杂畜数千头。进爵新阳郡公,增邑通前二千户。六官建,拜稍伯中大夫。又讨茹茹功,别封永固县伯。时有别封者,例授次子,勇独请封兄子,时人义之。

    勇性雄猛,为当时骁将。然矜功伐善,好扬人之恶,时论亦以此鄙之。柱国侯莫陈崇,勋高望重,与诸将同谒晋公护,闻勇数论人之短,乃于众中折辱之。勇遂惭恚,疽发背而卒。

    (节选自《周书·王勇传》)

    材料二: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节选自《后汉书·张衡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B . 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C . 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D . 大统初/增邑四百户/进爵为侯/从擒窦泰/复弘农战/沙苑气/盖众军所/当必破。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除卫大将军”与“扶辇下除”(《苏武传》)两句中的“除”字含义不同。 B . “拟授勇等”与“衡乃拟班固《两都》”(《张衡传》)两句中的“拟”字含义不同。 C . “又论讨茹茹功”与“每与臣论此事”(《出师表》)两句中的“论”字含义相同。 D . “因疽发背而卒”与“因宾客至相如门谢罪”(《廉颇蔺相如列传》)两句中的“因”字含义不同。
    3. (3) 下列对文本有关内容的概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王勇本名王胡仁,他勇武强壮,有胆略能决断,战场上所向披靡,屠坚覆锐,多次获得嘉奖。 B . 材料一邙山之战,大军战局不利,王勇及王文达、耿令贵力战而皆有殊功,班师回朝后都被授为刺史。 C . 材料一王勇生性刚猛,不能包容他人缺点,后因当面非议侯莫陈崇被当众羞辱,他羞惭愤怒,患病离世。 D . 材料二记述了张衡的学业、品德和文学上的成就。他具有谦虚稳重、超尘拔俗的品格,不慕荣利的高洁品德。
    4. (4) 把文中的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矜功伐善,好扬人之恶,时论亦以此鄙之。

      ②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