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3八下·沙河口期末) 阅读下文,完成问题。

    自画像

    ①他姓石名诚,是个画匠。

    ②他自幼喜欢画画。那年高考落榜,幸有亲友资助,赴省某画院进修两个寒暑,归来后在县城开了家画店,干起了为老人画肖像,且兼营装裱字画的行当,虽发不了啥大财,也足以养家糊口。常言说,功到自然成。起初,大多是客户带着家中老人的相片上门,石诚照着相片画肖像。后来,也时有客户登门请石诚为家里病重的老人画肖像。无论哪种画法,石诚都能一画一个准:不仅形似,而且神似,栩栩如生,从未有客户说不。有一年秋,在亲友们的再三鼓动下,石诚参加省某画院主办的全省肖像画大赛,一路过关斩将,愣是把金奖的奖牌扛回家,众评委对其获奖作品的评语是形神兼备,完美无缺。

    ③后来,石诚喜得一子,取名大刚。许是基因所致,大刚打小也喜欢画画,长子承父业,帮父亲打理画店。

    ④光阴似箭,石诚转眼已年近古稀。就在他七十岁那年夏天,子孙们摆酒为他祝寿,席间,正上初中的孙女文秀口无遮拦地说:“爷爷,前些天,我听一些街坊私下说,你这辈子为这么多人画过肖像,好评如潮。现已一把年纪,却从未为自己画一张。”大刚呵呵一笑,“那是,那是。“哦?看来,是该给自个画张肖像了。”石诚笑道。读高中的孙子文生带着半是挪揄的语气说:“爷爷,那敢情好。这可是你的第一张自画像,也是咱们家的传世之作哦,我们期待着。”

    ⑤文秀立马附和:“对对对,爷爷是全省鼎鼎有名的肖像画的行家里手,为自己画的肖像一定更加完美无缺。”石诚笑了笑,内心估摸着,这大半辈子都是干这营生,为自个画像,岂不是小莱一碟!可是,画布一摆开,一提起画笔,孙子孙女说的“传世之作”“完美无缺”的话语,以及街坊们的议论,不断地在耳边回响……稍一走神,顿觉画笔不如往日那么听使唤了……

    ⑥第二天,子孙们围坐在一起,观看石诚的自画像,石诚咧着厚嘴唇直笑,“哎嘿,你们看看,咋样?挺棒的吧?”

    ⑦话音一落,子孙们面面相觑。少顷,文秀快嘴快舌地说:“爷爷,我咋觉着像老爸多些。”文生嘿嘿笑道:“我看更像年轻时的爷爷。”大刚思忖片刻,悄声问:“爸,我看你昨天是照相片画的,那张相片啥时候照的?”“嘿,前天,我翻箱倒柜,找不到近照,只寻得二十多年前的一张相片。”石诚讪讪一笑,大刚轻轻地“呵”了一声,后又微笑着说:“爸,你照着镜子再画一张试试?”

    ⑧石诚轻轻地“嗯”了一声。奇怪的是,当石诚开始对着镜子给已满头鹤发的自个儿画像时,突然想起今生虽无大富大贵,却也小有名气的画像生涯,仿佛此刻有数百上千只眼睛在盯着自己,“传世”“完美”几个大字老在眼前晃荡,双眼似乎有些模糊。两天后,石诚叫齐子孙们看自个画的像。子孙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过了一会儿,文生吸嚅着说:“我看还是不太……”

    ⑨还是文秀嘴快:“爷爷,你的眼睛画小了,鼻子却画得有些大了,也没啥精气神。你不是常说,画肖像贵在形神兼备吗?哦,对了,有些街坊不知咋晓得你在为自己画肖像,都说一定会成为经典哩!”

    ⑩“爸,你这些日子是不是有啥心事?”大刚话中有话。石诚瞄了眼儿子,又瞅瞅孙子孙女,似有些无奈地说:“好吧,我再来一遍。”石诚没有想到,他第三次提起画笔时,除了内心里老想着“传世”“完美”“形神兼备”等字眼之外,一些街坊的“成为经典”之说,又不时地在敲打他的脑门儿,那只捉着画笔的右手不停地轻轻抖动……过了几天,石诚第三次把子孙们叫到一起,去工作室看自个的第三张自画像。这一回,文生和文秀都没吭声,神情有些古怪地一齐朝老爸挤眉弄眼……

    ⑪大刚心里一咯噔,老爸咋回事,画像上咋没有一点皱纹和老人斑?他略一沉吟,对老爸耳语道:“要不,我帮你改一下?”石诚脸一红,心里直纳闷儿:“唉,怎会这样?这数十年来为他人画肖像,少说也有数百上千,从未失手过。如今为自个画张肖像,咋就这么费劲。

    (文/朱天衣)

    1. (1) 请在下面的空白处填空,把故事情节补充完整。

      七十岁生日宴上家人提议石诚给自己画像→→石诚照着镜子为自己画像,子孙们仍觉得不像他本人→→大刚提议为老爸画像,石诚感到脸红同时困惑自己怎么那么费劲。

    2. (2)  结合文中具体内容分析石诚的人物形象。(写出两个方面即可)
    3. (3)  有人说第②段可以删除,你认为呢?
    4. (4)  简析大刚在小说中的作用。
    5. (5) 请你用语言为自己画一幅像,让大家通过你的“自画像”能够从茫茫人海中发现你。(不要抄写阅读的文章,不要超出所给字格)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