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凉山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材料一:

    王国维《人间词话》第三则:“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有我之境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无我之境也。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无论是冯延巳词中的“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还是秦观词中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无不表现出强烈的“我之色彩”。而“无我之境”则不同,不管是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或是元好问的“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其中都看不到“我”;或者换句话说,“我”似乎都已消失在“物”之中、被彻底“物化”了,从而进入了“无我”状态。所以,王国维说“无我之境”,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

    理解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有三个方面值得注意:

    ①二者都是从“我”与“物”的系来说的,只不过在不同的境界之中,“我”与“物”的强弱关系有所不同。

    在“有我之境”中,“我”的主体意识偏强,而“物”的客观状态偏弱。如“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词中的所有客观“物”象,无不渗透着“我”的强烈的主观情绪。可以这样说,“有我之境”就是“物”的“我化”,可以叫做“我化之境”。而“无我之境”呢,其中的“无我”,不是真的没有“我”。

    中国诗歌向来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关雎序》),王国维自己也曾说,“文学者,不外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而已”(《文学小言》)。既然“情动于中”,既然是“知识与感情交代之结果”,这其中便是有“我”,只不过在“无我之境”中,作为“我”的主体意识不是那么的突出和强烈罢了。如“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诗中作为“我”的主体意识似乎已然隐退,而作为“物”的客观状态却得到最大的自然呈现。所以,“无我之境”乃是“我”的“物化”,可以称作“物化之境”。

    深刻影响了王国维美学思想的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在其《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一书中,有一段话更能说明“无我之境”产生的这种审美心理状态:“按一句有意味的德国成语来说,就是人们自失于对象之中了,……好像仅仅只有对象的存在而没有觉知这对象的人了,所以人们不能再把直观者和直观分开来了,而是两者已经合一了;这同时即是整个意识完全为一个单一的直觉景象所充满,所占据。”

    这就是“我”化于“物”的“无我之境”,是一种“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

    ②二者都是超越于世俗功利之上的审美境界。

    对于“有我之境”很多人都有误解!比如叶嘉莹先生说:“‘有我之境’原来乃是指当吾人存有‘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有某种对立之利害关系时之境界。”(《王国维及其文学批评》)这种说法是值得商榷的。因为当“我”与“物”之间存在对立的利害关系时,就不是理想的审美状态,而是现实的功利状态。“有我之境”中尽管有“我”,有强烈的“我”的主体意识,但这个“我”不是现实的“利欲之我”,而是审美的“有情之我”。正因如此,朱光潜先生用近代美学中的“移情说”来解释“有我之境”,并认为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其实就是“同物之境”。他说:“‘移情作用’的发生是由于我在凝神观照事物时,霎时间由于物我两忘而至物我同一,于是以在我的情趣移注于物,换句话说,移情作用就是‘死物的生命化’或是‘无情事物的有情化’。”(《诗论》)朱先生的观点,切中肯綮,他提出的“同物之境”,就是因为看到了王国维“有我之境”中“有情之我”的和谐的审美状态,而不是“利欲之我”的对立的功利状态。

    ③二者没有难易之别、高下之分。

    有些人根据王国维所说“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便认为“无我之境”的创造要难于“有我之境”,而在美学品格上,也以为“无我之境”要高于“有我之境”。这实在是对王国维绝大的误解!

    如我上述,“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都是超越世俗功利的审美境界。在审美超功利的层面,前者以“有情之我”浸染“客观之物”,达到“物”的“有情化”、“生命化”——也即“我化”,最终实现“物”合于“我”,乃至“物”“我”同一;后者的“无我”,也即庄子的“忘我”、“丧我”。相对于“有我之境”的“物”合于“我”,“无我之境”是一个“我”合于“物”的过程,但最终所臻之境,仍然也是“物”“我”的同一。正因为如此,王国维认为诗词文学作品中,无论是“无我之境”(如陶渊明的“悠然见南山”),还是“有我之境”(如李后主之“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都能给人以审美的享受,都能“使吾人离生活之欲而入于纯粹之知识者(人生之真理)”(《红楼梦评论》),从而真正实现人生的慰藉与安顿。

    (选自《朱子辉谈〈人间词话〉》有删改)

    材料二:

    王国维的“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这两种境界作为中西思想全面碰撞融汇时期的美学理论成果,这位国学大师以“境界”统筹他的诗学,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化诗论方式,吸纳西方大哲如康德、叔本华的哲学。同时,当中国传统思想面临西方哲学大洗牌时,作为中国文化担当者—一王国维,犹能固守中国传统的诗论方式,径直延续了中国固有的诗话。因而后人剖析王国维的“境界说”这一美学观点,我们既可以看到近代国学是如何转型并受到西方哲学的影响,又有助于“中国特色”的美学思想的勃兴。

    (选自《浅析王国维的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和叔本华的美学思想》有删改)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王国维说“无我之境”,是“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也就是说“无我之境”是只有“物”而没有“我”,“我”是不存在的。 B . 作者不赞同叶嘉莹先生“‘有我之境’原来乃是指当吾人存有‘我’之意志,因而与外物有某种对立之利害关系时之境界。”这一说法,认为“有我之境”“无我之境”都是超越于世俗功利之上的审美境界。 C . 材料一举朱光潜先生用近代美学中的“移情说”来解释“有我之境”之例,是为了与叶嘉莹先生的观点形成对比,判断正误。 D . 王国维说“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可见,“无我之境”在美学品格上要高于“有我之境”。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材料一与材料二都谈到了“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的审美功能,不过二者论述的重心并不相同。 B . 借鉴王国维的“境界说”这一美学观点,中国诗歌发展不受其他任何思想影响,都具有“中国特色”,对此我们要有清醒认识。 C . 秦观词中的“可堪孤馆闭春寒,杜鹃声里斜阳暮”,无不表现出强烈的“我之色彩”。中国古典诗歌的语言、外在形态,依然可为当代诗歌创作提供丰富的营养。 D . 中国诗歌向来都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材料中的“物化之境”是“我”化于“物”的“无我之境”,是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包含鲜活的审美智慧。
    3. (3) 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不能支持“‘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都是超越世俗功利的审美境界”的一项是( )
      A .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逍遥游》 B . 使吾人离生活之欲而入于纯粹之知识者(人生之真理)——《红楼梦评论》 C . 美之性质,一言以蔽之曰,可爱玩而不可利用者也。——王国维 D . 他做事是为了“正其义,不谋其利”。他是有道德的人,他所做的各种事都有道德的意义。—一冯友兰人生四境界。
    4. (4) 请借鉴鲁迅《拿来主义》中的观点,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如何进行中国古典诗论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5. (5) 请运用文本一中的观点分析王维《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是“有我之境”还是“无我之境”。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