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临洮期末)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水调歌头·昵昵儿女语

    苏轼

    昵昵儿女语,灯火夜微明。恩怨尔汝来去,弹指泪和声。忽变轩昂勇士,一鼓填然作气,千里不留行。回首暮云远,飞絮搅青冥。 

    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跻攀寸步千险,一落百寻轻。烦子指间风雨,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推手从归去,无泪与君倾。

    [注]这首词根据韩愈的《听颖师弹琴》一诗改写而成。

    1. (1) 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端四句先写乐声初发,仿佛一对青年男女在静夜微弱的灯光下,亲昵地私语,谈爱说恨,卿卿我我,写出了乐声初发时轻柔哀怨的特点。 B . “忽变轩昂勇士”五句,写曲调由低抑到高昂,犹如战士在鼓声下驰骋沙场,无人可挡,形象地写出了乐声骤然突变、高亢激昂的特点。 C . 下阕“众禽里,真彩凤,独不鸣”句,运用“留白”的手法表现音乐的魅力,也点出了深刻哲理:真正有内涵的,从不在言语上夺人眼球。 D . 最后五句则是从听者心情的激动,反映出成功的弹奏所产生的感人的艺术效果。“无泪与君倾”比起原诗中“湿衣泪滂滂”更为含蓄、深沉。
    2. (2) 听琵琶曲,苏轼在本词中言“置我肠中冰炭,起坐不能平”;白居易在《琵琶行》中叹“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两位诗人为什么会有如此不同的表现?请分别加以概括。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