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3八下·伊通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6年元旦,北京市各行各业工商业者申请实行全行业公私合营,得到北京市人民政府批准,1月15日,20万人敲锣打鼓上街游行,庆祝实现全行业公私合营。紧接着,天津、上海也先后实现了全行业公私合营。

    材料二:我国建国三十五年来所发生的深刻变化,已经初步显示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但是必须指出,这种优越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在经济体制上形成了一种同社会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僵化的模式。……。

    材料三:深圳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深圳建立经济特区后,以“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精神和“三天一层楼”的建设速度,几年时间就发展成为一个现代化大都

    1. (1) 我国对工商业公私合营的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是什么?
    2. (2) 我国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僵化的模式”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3. (3) 我国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对发展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起到了什么重要作用?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