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河东期末)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问题。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融融的暖意,阵阵的酒香,弥漫开来……这美酒、炉火、与友情( )在一起。友情,如冬日暖阳,寒冷中,孤寂的心彼此温暖着。“红泥小火炉”也成了友情的文化符号。从前慢,古人在这遥远的慢生活里自在( ),诗意又风雅。

    “踏雪寻梅”就是古代文人冬天里的一件雅事。关于“踏雪寻梅”,明末张岱在《夜航船》中有所记载:“孟浩然情怀旷达,常冒雪骑驴寻梅,曰:‘吾诗思在灞桥风雪中驴背上。’”明代于谦有《提孟浩然踏雪寻梅》一诗:“满头风雪路欹斜,杖屡行寻卖酒家。万里溪山同一色,不知何处是梅花。“大诗人孟浩然归隐山林,踏雪寻梅,寻的是诗情,更是一种品格。就这样,梅、雪与文人结下了不解之缘。____。我们( )的有宋代王安石的《梅花》;还有宋代卢梅坡的《雪梅》:”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选自《古代文人的冬日雅趣》

    1. (1)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A . 交融 徘徊 耳濡目染 B . 交织 徜徉 耳濡目染 C . 交融 徜徉 耳熟能详 D . 交织 徘徊 耳熟能详
    2. (2) 下列填入文中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历代“踏雪寻梅“的诗画不计其数,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 B . 历代“踏雪寻梅“的诗画不计其数,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 C . 历代“踏雪寻梅“的诗画不计其数,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 D . 包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意蕴,成为一种古典美学传统,历代“踏雪寻梅“的诗画不计其数
    3. (3) 雪与梅是中国古典文学中常见的意象,下面表格中和这两个意象相关的文学常识,对应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                                                                                                                                                                              

      A

      雪地里踏着遂琼乱玉……,那雪正下得紧。

      罗贯中

      《水浒传》

      B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王安石

      《梅花》

      C

      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陆游

      《卜算子·咏梅》

      D

      一看四面粉妆银砌,忽见宝琴……身后一个丫鬟抱着一瓶红梅。

      曹雪芹

      《红楼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