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北海期末) 语言文字运用 I

    在汉末魏晋时期,书法开始脱离实用功能,逐渐衍变为一门与"筋骨,"骨气,相关的艺术。中国书法评论中的"骨气,,是指书家的精神风貌和品格操守与书家的"魂,融为一体。与其他书法家洋洋洒洒的评论不同,柳公权的"心正则笔正,的评论则是。中国文人在书法中追求不断道动有力的"骨气,之美,如《祭侄文稿》是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想念在安史之乱中牺牲的侄儿颜季明所写的祭文。作者当时情绪极度悲愤,故时见国耻家仇、民族大义流淌于字里行间,线条浑厚圆动,力透纸外,结体俯仰变化很大,气势凛然。宋代书法家米带评价颜真卿字"如项羽挂甲,樊哙排突,硬弩欲张,铁柱将立,昂然有不可犯之色 , 。我们从米带的评论中可以读出

    颜真卿的铮铮铁骨。

    王羲之的旷世奇作《兰亭集序》,在书法史上是图腾一般的存在。王羲之所在的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知识分子自省自觉的时代,此时追求独立人格和自由思想。人生不如意事,苏东坡多次遭遇命运捉弄。元丰二年间,因乌台诗案,苏东坡被贬黄州,留下了《黄州寒食帖》,被誉为天下行书第三。由此可见,书法之骨气,实乃中国人修身养性、仁者爱

    人、达兼穷善、自强不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代名词。

    1. (1) 请在文中横线处填入恰当的成语 。
    2. (2)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 , 请进行修改 , 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 可少量增删词语 , 不得改变原意 。
    3. (3)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 ,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