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二下·高台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娱乐时代是一个偶像替代权威的时代,也是一个旁观者的时代。 网红是娱乐 时代快餐文化的引领者。而新时代我们需要的网红应该是具有专业知识的权威网 红,应该是具有社会责任感、充满正能量、会讲科技故事、走在时代前列的行动 者和引领者。

    新时代我们需要有社会责任感的知识网红。尽管知识网红不一定是颜值担当, 也不一定擅长八卦,但他们有专业知识和科学精神,他们的出现颠覆了娱乐时代 偶像的符号特征,他们的出现建构起富有时代精神的知识网红的新符号,重新赋 予了网络时代知识权威的强大力量。他们不是旁观者,而是行动者和实践者。

    新时代我们需要能够普及世界科技前沿知识的网红。每个人都有无数渠道接  触信息,但科技发展也比过去深入得多,普通人即使能够接触到最前沿的科研成 果,但是对于这些成果的内容和数据不一定能看得懂,这时候就需要专家的科普 了。科普的重要性在于能够唤起青少年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也能够给企业家指 出未来技术的发展方向。没有科普,我们将会与前沿科技越走越远。对科技前沿 知识进行科普的学者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网红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袁岚峰老师, 他一直活跃在科技发展最前沿问题的科普领域。媒体报道说“九章”量子计算机 在“玻色子取样”计算能力方面超越现有超级计算机百万亿倍,为了让普通民众 能够了解其意义和作用,了解其中的一些核心概念和技术突破,袁岚峰老师专门 制作了一期科普视频,讲解量子科技领域的专业知识,受到了广泛关注。

    新时代我们需要能够讲出科学趣味性的网红。比如嫦娥五号为什么要采集月 壤资源?天气对航空作战和战局的影响有多大?火箭残骸会砸到人吗?宇航员  在太空中怎么上厕所?如何将骨灰变成一场流星雨等。西安航空学院飞行器设计 专业讲师梁毅辰 (Mr · 苟胜) 的一个个高质量科普视频备受关注,他的头条账号已“吸粉”几十万。“听苟胜老师讲课如饮甘醇,有趣又有营养!”“通俗易懂, 讲得好,就连我这个没多少科学基础的人都能听懂。”点开“Mr · 苟胜”的今日 头条主页,几乎每一条视频下方的评论区里,都能看到类似的称赞。能够讲出科 学趣味性的另一个有代表性的网红是“博物君”张辰亮,他用现代的科学方法鉴 定、考证、分析和创作出了幽默诙谐的反映海洋生物的《海错图笔记》。有网友 评价“我还记得有天晚上用流量看这个视频看到三点,博物君的博学多才彻底治 愈了我的颜控癌”。

    科普网红的出现让人们重新意识到,在厚重丰沛的科学知识输出面前,娱乐 网红的肤浅浮躁。科普网红输出的内容让人们重新认识到:其一,什么是真正的 文化资本和品味,在当今社会仅仅靠奢侈品消费来进行身份认同的时代已经过去 了,包含科技知识在内的文化资本已成为身份认同和社会分层的重要标志;其二, 如何缓解知识焦虑,知识焦虑产生于互联网上铺天盖地的信息,具有很强的无所 适从感。科普型网红是治愈知识焦虑的“舒缓剂”,专家或知识分子将专业化的 知识和学问通俗化、 系统性地传播,能够有效缓解人们的知识焦虑。

    (摘编自孙凤《科普型网红走红背后的文化品味》,《人民论坛》,有刪减)

    材料二:

    科普短视频不同于一般短视频,无论是晦涩的科学前沿还是日常被忽略的自 然奥妙,其对内容的专业性、科学性、严谨性有着极高的要求, 因此,应当由专 业机构和人员的专业素养为基础,在深耕垂直领域的同时重视浅科普,将“小众 科学”与“大众科普”结合起来,在短视频中予以呈现,把枯燥的理论变得津津 有味。科普“网红”无穷小亮作为《博物》杂志副主编,对动植物的门类与特点 极其了解,他的短视频账号吸引了 1955 万粉丝关注。创作者还可以通过生活日 常、时事热点等选题解释科学原理,把握用户求知需求,促进传播力提升,激发 广大网友的科学热情,尤其是青少年的学习兴趣。

    作为新兴的传播形式,短视频为科学普及提供了良好契机。但如何以普通人  的视角描绘极具深度的科学知识,跳出创作者自说自话、“科学”有余而“普及” 不足的境地? 目前来看,应当注重三个方面。一是趣味性,以生动的方式激起大  众对科学的兴趣,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院士认为,科学应当是有趣的,他推出的  一系列关于海洋的科普短视频,如“真的有海怪吗”“死海为何叫死海”等,从网友关心的问题出发,将趣味性与知识性融合起来,深受网友欢迎;二是视觉效 果,随着科普团队化运行和技术水平不断提升,三维动画、3D 建模等可视化数 字媒体技术的运用增加,越来越多肉眼本不可见的科学现象被构建出来,不断提 升科普短视频的上限;三是互动性,短视频平台以弹幕、评论等特有的方式双向 互动,搭建起大众与创作者之间沟通的桥梁,观众可以自由表达其喜好,创作者 通过观众的反馈及时调整相应计划,还可以通过观点的碰撞和交流,激发新的创 意,为创作更好的作品打好基础。

    (摘编自李丽《科普“网红”需要科学养成》,《光明日报》,有刪减)

    1.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娱乐时代,网红引领的是快餐文化;新时代则不同,他不仅要是某领域的专 业权威,而且应该传播正能量,是科普的引领者。 B . 科技发展的迅速使得普通人无法接触到最前沿的科技成果,这时就需要袁岚 峰老师这样的科普网红向人们进行科普了。 C . 为了证明科学是有趣的,海洋地质学家汪品先院士针对网友关心的问题,制 作并推出了关于海洋的系列科普短视频,备受网友青睐。 D . 科普“网红”无穷小亮非常熟悉动植物的门类特点,有着良好的专业素养, 这是他短视频账号上粉丝众多的原因之一。
    2.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梁毅辰、张辰亮等人拥有厚重丰沛的科学知识,利用网络进行科普的过程中, 逐渐修正了人们对于“有品味”的评判标准。 B . 新时代的知识网红并不是自我颜值高,更不能到处八卦,而是要以自己的专 业知识和科学精神,主动承担科普的社会责任。 C . 任何对科学进行普及的短视频都要求其内容不仅要够专业,还要科学严谨, 因此,专业团队制作是保证作品质量的重要条件。 D . 受众如果只是观看科普短视频,而不能和创作者互动,就会让双方沟通不畅, 而且也无益于创作者的长足发展。
    3. (3) 根据选项内容,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 )
      A . 同济大学物理学教授吴於人退休后本色出镜,变身“科学姥姥”,用一个个有 趣的科学实验将硬核科普带给全国少年儿童,全网吸粉一百余万。 B . 疫情期间,张文宏教授利用他强大的专业背景,在网络上用普通民众听得懂 的话语,普及了疫情期间广大群众急切想要了解的医学防疫知识。 C . 人民日报新媒体与星球研究所联合推出科普视频《中国从哪里来》,它运用大 量的动画、3D 模型模拟地壳运动和气候变化等自然现象。 D . 《理程碑》是网红“三一博士”的一档专注工程制造史的科普节目,里面有很 多他对工程、基建等相关热点新闻进行的干货解读。
    4. (4) 统编教材指出议论要有针对性,一是不空发议论,要“为时而著”;二是不自 说自话,要有读者意识。请根据以上内容简要分析材料一“议论的针对性”。
    5. (5) 请根据两则材料,具体谈谈科学家当如何将自己打造为优秀科普网红。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