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一下·深圳期中) 根据课内文言文相关内容,完成问题。

    1. (1)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 批大郤,大窾(引导,这里指引刀进入) 沛公则车骑(放弃,丢下) B . 吏民,封府库(登记)            朝而夕设版焉(成功) C . 六国互丧,赂秦耶(全都,一概)      奉之繁,侵之愈急(更加) D . 其根本(使……稳固)        重念蒙君实视遇厚(看待,对待)
    2. (2) 下列选项中,有关文化常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爵位: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周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种爵位,后代爵称和爵位制度往往因时而异,但被封爵者都有封地且可世袭。 B . 古代男子在二十岁时行加冠礼,以示成年,但体犹未壮,故称“弱”。同时赐以字,凡人相敬而呼,必称其表德之字。 C . 乘,古时一车四马为一乘。春秋时,一辆兵车,配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千乘之国”意思是指拥有许多兵马的国家,出自《论语·先进篇》。 D . 三驱:据说古代圣贤之君在打猎布网时只设三面而有意网开一面,从而体现圣人的“好生之仁”。
    3. (3) 下列选项中,有关文体知识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左传》,又名《春秋左氏传》,与《春秋公羊传》《春秋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这里所说的“传”,是以史实为根据,记叙人物生平事迹的文体。 B . “疏”是中国古代一种重要的文体,如魏征的《谏太宗十思疏》。它是封建时代臣下向君主分条陈述事情、提建议或意见的一种文体。 C . “赋”是一种介于诗和散文之间的特殊文体,源于《诗经》和《楚辞》,在表达方式上一般总是先极力铺陈描写,最后在篇末画龙点睛,揭示主旨。 D . “论”是中国古代一种论文文体。《昭明文选》里将“论”分为两类:一是史论,二是政论。政论即“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如《六国论》。
    4.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齐桓晋文之事》阐述了孟子的仁政思想和王道主张。文章欲擒故纵,层层深入,反复诘难,句式不断变化,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表现出孟子散文逻辑缜密、气势磅礴的论辩特色。 B . 《庖丁解牛》生动形象地描绘了庖丁宰牛时动作之优美,技术之高超,以及成功后的志得意满。文章用寓言的形式说明世上事物纷繁复杂,只要反复实践,掌握了客观规律,就能得心应手,迎刃而解。 C . 《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临危受命,他洞悉当时的形势,巧妙地利用秦、晋两国的矛盾,表现出处处为秦国利益着想的样子,终于以一己之力,使郑国免于灭亡,他临危不惧的精神以及能言善辩的外交才能,为人赞叹。 D . 《鸿门宴》记述了鸿门宴上项羽、刘邦两大军事集团之间剑拔弩张、险象环生的全过程,塑造了项羽恃勇骄横、深谋远虑、随机应变的形象,也写出了刘邦善于采纳意见、知人善任、有奸必肃的性格。
    5. (5) 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齐桓晋文之事》)

      ②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