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八上·无为期末) 现代文阅读

    材料一:

    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时代风采和永久魅力,在“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到来之际,由文化和旅游部非遗司指导,光明日报社主办,光明网、“文化强国”光明日报协同推广平台承办的2021年“中国非遗年度人物”推选宣传活动推选结果正式公布。

    (《光明日报》2022年6月11日04版)

    材料二:

    2022年“云游非遗.影像展”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8家网络平台共同承办。各视频平台开设视频专区,汇集2300 余部非遗传承纪录影像、非遗题材纪录片等,进行公益展播。各平台还推出“赏中国精彩技艺”“非遗藏品季”“焕新非遗计划”等主题活动,向大众展示传统美食、传统手工艺、传统音乐等,让更多人关注、了解生活中丰富多彩的非遗文化和生动的非遗保护实践。

    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相关负责人表示,网络平台是年轻群体聚集和活跃的重要平台,今年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活动充分考虑年轻群体的特点和喜好,鼓励年轻人广泛参与,通过“随手拍”“云上传”发现和记录身边的非遗,支持网络平台策划“非遗潮我看”等主题直播活动,邀请90后青年非遗传承人代表来分享在现代生活里的非遗传承新创意,向年轻群体普及非遗知识和保护理念,共同守护非遗文化。

    (《人民日报》2022年6月12日04版)

    材料三: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无为鱼灯,其表演程序分为“鲤鱼跳龙门”“摆阵保安泰”“逗跃情戏水”“欢舞盛世代”四大部分。表演之前,锣鼓响起,玩鱼灯的人们向摆放在堂前的天宫像下跪叩头,随后各自拿起鱼灯,按顺序走出堂屋来到池塘“取水”。取水完毕,一对童子在前方开道,锣鼓齐呜,8名小伙身着蓝对襟,腰扎红绸带,手举鱼灯左右摆动碎步圆场。忽然,领头鲤鱼作“鹞子翻身”跃至场中间,即“鲤鱼跳龙门”。接着,8条鱼鱼尾相对,鱼头朝外,整体同向转圈作“沿口”。随后,借鉴军事操练中的“摆龙门阵”“破四门”“争食得食”“兵分四路”等阵容,形成时进时退、时起时伏、时而反扑、时而腾跃和上下翻滚的场面。特别是节奏加快时,场面犹如千军万马。下一部分,即“逗跃情戏水”,主要通过“海棠花”“打抖”“内戏水”“外翻花”等鱼和鱼之间的相互逗打追逐、嬉戏等场面,表达情、逗、爱、乐的情绪。接下来用“叠子”“撒金线”等表现鱼的结合和撒子等。最后,全场用“单跳”“雷沙”“翻泡”等似鱼儿成群结队的形象动作,表现或跳出水面、或钻入水底、或舒展身子、或摇摆尾巴。此时,鱼儿在数百点护灯火花的映衬中奔游回旋,鱼贯欢舞,将表演推向了高潮。一片欢腾后,鱼儿游成“八”或“天”“下”“太”“平”等字样结束.无为鱼灯作为一种保留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活态遗存,构成了人们的精神依靠和信仰追求,传承着无为当地的传统文化习俗,表现了人们对丰收富足的美好期望,寄托了对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美好企盼。

    (摘编自“百度百科”)

    1. (1) 下列对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化和旅游部开展“中国非遗年度人物”评选旨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 . 2022年“云游非遗·影像展”由中国演出行业协会联合多家网络平台和各大电视媒体共同承办,形式多样,深得广大观众的喜爱。 C . 材料三在说明之中融入描写,生动形象地再现了无为鱼灯表演时隆重而又热闹的场景。 D . 无为鱼灯表演的程序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意蕴,表达了人们对美好未来的企盼。
    2. (2) 请给材料一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
    3. (3) 简要梳理材料三的行文思路。
    4. (4) 随着经济的发展,很多年轻人都外出读书或工作,无为鱼灯舞队的骨干呈现老年化倾向,对鱼灯技艺有兴趣的年轻人越来越少。请结合上述材料,就如何更好地传承和弘扬无为鱼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谈谈你的看法。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