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下·洛阳月考) 论述类文本阅读

    《资治通鉴》是北宋史学家司马光主持修撰的一部卷帙浩繁的编年体史学名著。自《史记》《汉书》以后,断代纪传体史书越来越流行,也逐渐确立了其作为“正史”的地位。我们通常所谓的“二十四史”或“二十五史”等“正史”,无一例外都是纪传体,而且除了《史记》之外,其他“正史”都是断代史。但在纪传体之外,编年体也是一种极为重要的体裁,先秦时期的《春秋》《左传》《竹书纪年》等编年体史书可以说奠定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础。但秦汉以后,编年体史书逐渐消沉,难以与纪传体正史争锋。直到北宋时期,《资治通鉴》才重新举起了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和“通史”这两面大旗。不得不说,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之所以能与纪传体并峙成为两座高峰,悠久深厚的“通史”传统之所以能够形成,《资治通鉴》功不可没。

    若要明白《资治通鉴》的历史观,那么作者出于什么目的而编撰此书,是不可不知的。知道了撰写此书的目的,那么此书的基本观念就可知晓了。如上所述,司马光之所以编撰《资治通鉴》,最核心、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帝王阅读,给帝王提供一个了解前代历史的优秀读本,从而起到“以史为鉴”的效果,司马光也因此成为读书人里的“帝王师”。这样看来,《资治通鉴》最为根本的历史观,还是秉持了中国史学的悠久传统,把历史当成是前代善恶行迹的汇总,后人可从中找到各种成败善恶的范例,并且阅读之,领会之,运用之,从而学习古人的成功经验,避免重蹈古人的覆辙。总的来说,这是一种实用的“以史为鉴”的历史观。

    如果我们往更深一层思考,就会发现《资治通鉴》蕴含着司马光等史学家更为理想化的一种历史观。《资治通鉴》编年起始于周威烈王二十三年三家分晋。虽说是为了上接《左传》,但并没有和《左传》完全接续起来。那么,司马光为何要以三家分晋作为此书的起点呢?他自己就有很清楚的说明:臣闻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何谓礼?纪纲是也。……是故天子统三公,三公率诸侯,诸侯制卿大夫,卿大夫制庶人,贵以临贱,贱以承贵……然后能上下相保而国家治安。故曰天子之职莫大于礼也。

    司马光所说的“礼”,就是君臣名分、尊卑之别,也就是一整套的社会秩序。即孔子说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在儒家所设想的君臣尊卑之社会秩序背后,还有一个更为远大的道德理想。现实世界中的尊卑秩序,其实就是这个道德理想的具象化。礼乐为道德之器具,群史为六经之延续。后世的礼乐兴废、治乱兴衰,也可以看作是儒家心目中理想的道德秩序在现实世界中的浮沉隐显。《资治通鉴》历述周秦汉唐之盛衰,具陈礼乐刑政之兴废,也是为了考察儒家的道德理想在历史中的实践过程。

    以上所述《资治通鉴》的历史观,可能与我们现代人对于历史的观念有着相当的距离,但如果要想理解《资治通鉴》,理解中国的史学传统,那么这些知识不妨略知一二。抛开这些历史观不谈,《资治通鉴》考证严密,叙事精准,本身也是很值得一读的史书。

    (摘编自范云飞《<资治通鉴>历史观》)

    1.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 . 以《史记》《汉书》为代表的断代纪传体史书在中国传统史学中具有“正史”的地位。 B . 作为重要的史书体裁,编年体史书奠定了中国传统史学的基础,但逐渐消沉于秦汉时期。 C . 《资治通鉴》的问世,促成了中国传统史学中“编年体”和“通史”双峰并峙的局面。 D . “以史为鉴”以及考察儒家的道德理想在历史中的实践过程是《资治通鉴》的历史观。
    2. (2) 下列对原文的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通过梳理中国史书体例的发展过程,论述了《资治通鉴》在中国传统史学上的贡献。 B . 文章从分析《资治通鉴》的编撰目的入手,论述了它所体现的最为根本的历史观。 C . 文章采用层进式结构,论述了《资治通鉴》蕴含的史学家们的理想化的历史观。 D . 《资治通鉴》的历史观与现代人的历史观相去甚远,没有历史价值,不过因为它叙事精准,所以值得一读。
    3.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 . 如果没有《资治通鉴》,中国史书体例难免单调,纪传体正史可能一家独大。 B . “帝王师”的特殊身份使司马光将《资治通鉴》定位为帝王了解前代历史的优秀读本。 C . 《资治通鉴》的“以史为鉴”的历史观,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该书的实用性。 D . 《资治通鉴》述朝代兴衰,陈礼乐刑政之兴废,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维护尊卑秩序。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