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下·上海开学考) 阅读下文,完成各小题

    【甲】

    林仁肇,建阳人。事闽为裨将,沉毅果敢,文身为虎,军中谓之林虎子。

    闽亡,久不见用。会周侵淮南,元宗遣使至福建募勇士,得仁肇,拔为将。仁肇率偏师援寿州,攻城南大寨有功,又破濠州水栅。推淮南屯营应援使,时周人正阳浮桥初城,扼援师道路,仁肇率敢死士千人,以舟实薪刍,乘风举火焚桥。周将张永德来争,会风回,火不得施,我兵少却,永德鼓噪乘之,遂败,仁肇独骑一马为殿。永德引弓射之,屡将中,仁肇辄去。永德惊曰:“此壮士,不可逼也。”遂舍之而还。

    (节选自《南唐书·列传第十一》)

    【乙】

    八月,殿前都指挥使、义成节度使张永德屯下蔡,唐将林仁肇以水陆军援寿春。永德与之战,仁肇以船薪刍,因风纵火,欲焚下蔡浮梁,俄而风回,唐兵败退。永德为铁绠千馀尺,距浮梁十馀步,横绝淮流,系以巨木,由是唐兵不能近。

    (节选自《资治通鉴·后周纪四》)

    【丙】

    是冬,南唐南都留守建安林仁肇密表言:“淮南诸州,戍兵各不过千人,宋朝前年灭蜀,今又取岭表,往返数千里,师旅敝。愿假臣兵数万,自寿春北渡,径据正阳,因思旧之民,可复江北旧境。彼纵来援,臣据淮对垒而御之,势不能敌。兵起之日,请以臣举兵外叛闻于宋朝。事成,国家享其利,败则族臣家,明陛下无二心。”南唐主惧,不敢从。

    初,宜春人卢绛诣枢密使陈乔献书,乔异之,擢沿江巡检,召募亡命,习水战,屡要吴越兵于海门,获舟舰数百。尝说南唐主曰:“吴越,仇雠也,它日必为北朝乡导,掎角攻我,当先灭之”南唐主曰:“大朝附庸,安敢加兵!”绛曰:“臣请诈以宣、歙州叛,陛下声言讨伐,且乞兵于吴越,兵至拒击,臣蹑而攻之,其国必亡。”南唐主亦不能用。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六》)

    【丁】

    南都留守兼侍中林仁肇有威名,中朝忌之潜使人画仁肇像悬之别室引江南使者观之,问何人,使者曰:“林仁肇也。”曰:“仁肇将来降,先持此为信。”又指空馆曰:“将以此赐仁肇。”国主不知其 , 鸩杀仁肇。陈乔叹曰:“国势如此,而杀忠臣,吾不知所税驾矣!”

    (节选自《续资治通鉴·宋纪七》)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①仁肇辄

      ②师旅

    2. (2) 为下列句中加点词选择释义正确的一项。

      ①仁肇以船薪刍(   )

      A.实践,实行        B.充实,填塞        C.核实,察实      D.实际,事实

      ②国主不知其(   )

      A.隔阂,嫌隙      B.非难,毁谤         C.挑拨,使不和     D.秘密,暗中

    3. (3) 将【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乔异之,擢沿江巡检,召募亡命,习水战,屡要吴越兵于海门,获舟舰数百

    4. (4) 【乙】文画波浪线部分有三处需要加句读,请用“/”把这三处标识出来。

      中 朝 忌 之 潜 使 人 画 仁 肇 像 悬 之 别 室 引 江 南 使 者 观 之

    5. (5) 【甲】文和【乙】文记叙了同一历史事件,但写法有所不同,请结合两篇史传的体例予以分析。
    6. (6) 王国维评价南唐后主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所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请结合【丙】文和【丁】文概括李煜的“为人君所短处”。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