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小学语文 /
  • 1. (2021·新邵) 课外阅读。 

     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有一个天天早晨卖豆浆的孩子,十一二岁,每天早晨六点多钟开始,这个孩子就在小区门口吆喝他的鲜豆浆了。 

     有时候买豆浆的人很多,只见他很熟练地在豆浆机的出口用塑料杯接豆浆。接着,他又很熟练地算账、找钱,有条不紊。在当今这个时代,这么小的孩子,应该是早晨被父母吆喝起来吃早饭去上学,而他却早早地在这里卖豆浆。 

     这一天,下了小雨,但是,孩子的吆喝声依然准时传来。我从家里走出来,发现他像往日一样站在小区的门口磨着豆浆。我问他:“你爸爸妈妈呢,怎么天天就你一个人?”他回答说爸爸妈妈在另外两个地方卖。我又问:“你卖了多长时间?”他说一年多了,从10岁就开始卖。看着面前这个孩子,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 10岁,他就开始为生计而早起了。或者说,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 

     我问他:“卖豆浆不影响学习吗?起这么早?”他说:“没事,卖完了再去,在班里还是最早到的呢!”孩子的眼睛明亮而有神,他已经没有了一个十一二岁孩子的稚嫩与娇气,而平添了一份成热,而且,我看到了一种勇气与坚强。 

     每天见到这个卖豆浆的孩子,我的心里便有许多苦涩的东西在流淌。 

     卖豆浆的孩子天天早上六点钟就在我居住的小区门口响亮地吆喝,而我,也总是在听到这个清脆的声音之后,放下手中正在读的书或者停下写作的思路,走出家门,呼吸新鲜空气,驱除一夜伏案的劳累。 

     我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将来一定是他人生的一笔财富。 

    1. (1) 给短文加上一个合适的题目: 
    2. (2) 对第2段中两个“很熟练地”理解不合理的一项是(   ) 
      A . 说明这个孩子把全部精力花在了卖豆浆上。 B . 生动刻画出孩子卖豆浆已有较长一段时间。 C . 与下文“他从10岁开始就有了一种职业”相呼应。 D . 衬托出孩子生活的不易,凸显出他的勇气与坚强。
    3. (3) 第3、5段中画线部分的描写,下列理解最恰当的是(   ) 
      A . 为了说明“我”是一个极富同情心的人。 B . “我”从内心深处感叹这是个了不起的孩子。 C . 这么小的孩子就卖豆浆,生活艰辛不易,“我”充满同情。 D . 这么小的孩子毕竟手艺不精,磨出的豆浆的确有些苦味。
    4. (4) 下列是对短文主要内容的概括。你认为最恰当的是(   ) 
      A . 介绍一个卖豆浆的孩子,表达了“我”对他的同情。 B . 介绍一个卖豆浆的孩子,赞扬他爱劳动的精神。 C . 描写一个孩子从小就卖豆浆,暗示他的一生注定是不幸的。 D . 描写一个卖豆浆的孩子,从小就独立自强,给人以深刻启示。
    5. (5) “我想,这个孩子今天卖豆浆的经历,将来一定是他人生的一笔财富,”请谈一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