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历史 /
  • 1. (2022七下·东莞期中)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隋炀帝大业元年更令开导(汴渠),名通济渠,自洛阳西苑引谷、洛水达于河,自板渚引河入汴口,又从大梁之东引汴水入于泗,达于淮,自江都宫入于海。……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zhú品指首尾衔接的船只)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焉。

    ——摘自人民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中国历史》

    材料二:唐代的对外贸易有了鼎盛的发展。唐代陆路贸易以长安为中心,通往西域、中亚、阿富汗、尼泊尔、印度……海上航线多从广州或河内出发,远达波斯湾、阿拉伯海岸、红海,近达南沙群岛各地……通商口岸以广州为主,以后东南沿海城市扬州、杭州、泉州逐渐兴起……除丝绸外,瓷器、纸张、铜器、铁器、茶叶等都成为大宗贸易。

    ——摘编自李湘《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发展述要》

    材料三:宋朝的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成为当时世界上从事海外贸易的重要国家。科技的发展以及航海技术的显著提高增强了人们获取更多经济利益的观念,于是海上贸易更加繁荣昌盛……宋政府开放了许多贸易口岸,并对其进行管理,官府积极招揽外商,与之友好交流。宋高宗说:“市舶之利最厚,若措置得宜,所得动以百万计。”

    1. (1)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一下大运河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
    2. (2) 根据材料一,归纳唐代海外贸易发展的表现,并结合所学只是分析这一时期海外贸易发展的主要原因。
    3. (3) 结合所学知识指处,宋朝政府设立哪一机构管理海外贸易?概括指处“宋代海外贸易超过了前代的原因。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