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初中语文 /
  • 1. (2022七上·祁东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下列各题。

    【甲】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数刀毙之。才欲行,转视积薪后,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乙】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身亡所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因往晓之,曰:“天,积气耳,无处无气。若屈伸呼吸,终日在天中行止,奈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

    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之有光耀者,只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

    其人曰:“奈地坏何?”

    晓之者曰:“地,积块再,充塞四虚,无处无块。若躇步跳蹈,终日在地上行止,奈何忧其坏?”

    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1. (1)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

      担持刀

      ②目似瞑,意

      奈何忧崩坠

    2. (2) 下列句中加点的“之”字,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禽兽变诈几何哉

      A . 而两狼并驱如故  B . , 目似瞑,意暇甚 C . 因往晓  D . 亦积气中有光耀者
    3. (3) 关于【甲】【乙】两文,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充分体现了狼的狡猾,它意在迷惑屠户,为另一只狼背后袭击屠户作掩护。 B . 【乙】文“杞国有人忧天地崩坠”,又有人为他的忧虑而担忧,“因往晓之”,说明这个人是一个热心肠的人。 C . 【甲】文屠户经过了“恐惧——坚强——奋起抗争”的过程,这个过程中狼的贪婪是促使屠户思想发生变化的重要原因。 D . 【乙】文中的杞人竟然担心“天地崩坠,身亡所寄”,其行为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更显得荒唐可笑,毫无可取之处。
    4. (4)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②其人舍然大喜,晓之者亦舍然大喜。

    5. (5) 阅读甲文,你获得了怎样的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单谈一谈。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