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昆明期末) 文言文阅读

    张良,字子房,其先韩人也。良少,未宦事韩。韩破,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五世相韩故。良尝学礼准阳,得力士,为铁椎重百二十斤。秦皇帝东游,至博狼沙中,良与狙击秦皇帝,误中副车。秦皇帝大怒,大索天下,求贼急甚。良乃更名姓,亡匿下邳。项伯尝杀人,从良匿。后十年,陈涉等起,良亦聚少年百余人。景驹自立为楚假王,在留。 良欲往从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沛公入秦,宫室帷帐狗马重宝妇女以千数,意欲留居之。樊哙谏,沛公不听。良曰:“夫秦为无道,故沛公得至此。为天下除残去贼,宜缟素为资。今始入秦,即安其乐,此所谓‘助桀为虐’。愿沛公听樊哙言。”沛公乃还军霸上。项羽至鸿门,欲击沛公,项伯夜驰至沛公军,私见良,欲与俱去。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乃具语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良曰:“沛公诚欲背项王邪?”沛公曰:“ 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王也,故听之。”良曰:“沛公自度能却项王乎?”沛公默然,曰:“今为奈何?”良因要项伯见沛公。沛公与伯饮,为寿 , 结婚,令伯具言沛公不敢背项王。项羽后解。汉六年,封功臣。良未尝有战斗功,高帝曰:“运筹策帷幄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自择齐三万户。”良曰:“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乃封良为留。良从上击代,所与从容言天下事甚众。良乃称曰:“家世相韩,及韩灭,不爱万金之资,为韩报仇强秦,天下震动。今以三寸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高帝崩,后六岁薨。谥曰文成侯。

                                                              (摘自《汉书•张良传》)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 .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 .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 .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 . 客,对人的客气称呼。此处意思与《荆轲刺秦王》“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中的“客”意思相同。 B . 为寿,即席间敬酒祝寿,祝颂尊长健康长寿,与《鸿门宴》中的“沛公奉卮酒为寿”中的“为寿”意思不同。 C . 侯,我国古代爵位的等级,有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如《烛之武退秦师》中的晋侯、秦伯等。 D . 布衣,本指百姓最普通的廉价衣服,古代“布”指麻葛之类的织物,为平民所穿,后以此借指平民。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张良重情重义。张良年少不曾在韩国做官,韩被秦灭后,他用尽家产找寻刺客,刺杀秦王,为韩报仇。 B . 张良敢于劝谏。秦宫有很多奇珍异宝,刘邦想留居,张良认为此举不妥,直言规劝,刘邦最终听从他的建议。 C . 张良不贪功劳。张良做好战略部署,决定了千里之外战场上的胜利,封赏时却以自己没有功劳而推辞。 D . 张良非常知足。张良认为他自己只是凭借言辞之才成为帝王军师,却被封以重位,对此,颇感满足。
    4. (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良欲往从之,行道遇沛公。沛公将数千人略地下邳,遂属焉。

      ②鲰生说我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王也,故听之。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