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3高三上·梅河口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柳彧,字幼文,河东.人也。隋文帝受禅,历尚书虞部、屯田二侍郎。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厌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阁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后迁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敬惮。上嘉其婞直, 谓曰:“ 大丈夫当立名于世,无容容而已。” 时刺史多任武将,类不称职,彧上表曰:“ 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前在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百姓吁嗟, 歌谣满道,乃云:老禾不早杀,余种秽良田。古人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此言各有所能也。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临人莅职,非其所解。” 上善之,干子竟免。隋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彧多所矫正,上甚嘉之。又见上勤于听受,百僚奏请多有烦碎,因上疏谏曰:“ 人君出令,诫在烦数。是以舜任五臣, 尧咨四岳.,设官分职,各有司存,垂拱无为,天下以乂。所谓劳于求贤,逸于任使。比见事无大小,咸关圣职,至乃日旰忘食,分夜未寝,动以文簿,忧劳圣躬。伏愿思臣至言,少减烦务。” 上览而嘉之。右仆射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尝以少谴,敕送南台.。素恃贵,坐彧床。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曰:“ 奉敕推公罪。” 素遽下。彧据案坐,立素于庭前,辩诘事状,素由是衔之。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曰:“ 窃见京邑,爰及外州,每以正月望夜,充街塞陌,鸣鼓聒天,燎炬照地,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伎,诡状异形。外内共观,曾不相避。竭赀破产,竞此一时。秽行因此而生, 盗贼由斯而起。非益于化,实损于人。请颁天下,并即禁断。” 诏可其奏。

    (选自《北史文言文练习 3》)

    1. (1)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 . 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厌卑之义/子 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阁又施事/竟不行 B . 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厌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阁又施/事竟不行 C . 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厌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阁又施事/竟不行 D . 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厌卑之义/子 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阁又施/事竟不行
    2.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河东,指河东郡,在今山西西南部,因山西西南境在黄河东面,故古称河东。 B . 四岳,上古传说中分管四方的诸侯,为尧帝四大臣羲仲、羲叔、和仲、和叔。 C . 南台,文中指御史台,为封建时代执掌监察的中央机关,“三省六部”之一。 D . 笏,是古代大臣上朝时所持的手板,用来记录皇帝旨意或上奏的话以防遗忘。
    3. (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柳彧为官刚直,受到皇帝肯定。他在朝为官态度严肃,深受同僚敬畏;皇帝勉励他在世立名,不要随 声附和。 B . 柳彧敢于直言,进言有理有据。在皇帝下诏任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时,他陈述事实、引用民谣古语上表反驳。 C . 柳彧矫正风俗,主张各司其职。他纠正了许多败坏的风俗,又借尧、舜分设官职为例建言皇帝减少烦琐事务。 D . 柳彧忠于职守,不怕冒犯权贵。面对身份显贵的大臣杨素,他敢于秉职行事,即便遭到中伤还是追究 其罪行。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