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语文 /
  • 1. (2022高二上·西安期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每一种具体的文化所构成的丰富而多样的民族文化传统,正如同涓涓细流汇成的大海一样,工匠精神即是民族文化传统与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中国历史文脉的基因。今天,当各类作品陈列在博物馆中,构成“古代中国”的时候,人们在赞叹其工艺成就之余却鲜有人去追问工匠的姓名以及他们的存在。

    可是,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文化遗产,其作用于各行各业都会成为一种重要的参照。工匠精神是以手艺支撑的精神品格,是技术之外的精神外延。在中国丰富的工艺世界中,玉石、金银、青铜、陶瓷等不同材质的品种,从造型到图案,从绘画到雕刻,从印染到织造,从剪到刻,从嵌到绣,从编到织,如此等等,工匠精神所追求的完美,是工与艺的完美结合。无工不精,无艺难美。所以,从材料的选择到具体的设计,再到工艺的制作,工巧的概念以及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的谨严,都在追求极致的品格中表现为不同于一般的精神和境界。

    工匠的技艺并非一蹴而就,它是历久的(    )和谙熟于胸的心得。因此,技艺深含私有性,而技艺的传承就显得十分重要。传承,不仅是要将手艺传给后人,还要以其能够不断不绝为(    ),应该说这都是工匠精神的重要内容。

    工匠精神也是一种态度。尽管历史上的工匠们创造了无数经典工艺作品,可是,鄙视工匠却是历史的尴尬。低下的社会地位和(    )的生活条件,让工匠们具有了超于常人的意志。同时,依靠技艺来保持生活的境况又促使他们虽身处困境却能积极面对的生活态度。这是农耕时代特有的现象,终其一生,代代相传,一种手艺连接了一个家族的过去与未来。工匠们在这里找到了自我信念。因此,自得其乐成为手艺持有人的职业态度。他们世代在这样的社会文化环境中恪守自己,不为外界所迷惑而见异思迁。

    可是,从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来看,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物质文化正日渐消融在现代的历史进程中,各种工匠也渐行渐远,但工匠精神是否也应随之被历史风干,渐行渐远,这是当下我们必须(    )和思考的问题。

    1. (1) 文中使用了哪些修辞手法(   )
      A . 比喻  排比  比拟 B . 比喻  反复  对偶 C . 排比  夸张  比喻 D . 比拟  对偶  夸张
    2. (2)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古代中国”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
      A . 这些年我真心实意地待你,处处为你着想,到头来你却这样对我,真是“恩将仇报”! B . 苏轼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以“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样充满哲理的句子收尾,韵味无穷,令人深思。 C . 宋代称沦于外邦而返回本朝者为“归正人”,即投归正统之人。 D . 长期以来,她靠作弊取得高分,竟一直没被发现,真是“人才”。
    3. (3) 依次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
      A . 磨难  依归  坚苦  重视 B . 磨炼  皈依  坚苦  正视 C . 磨炼  依归  艰苦  正视 D . 磨难  皈依  艰苦  重视
    4. (4)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面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同时,依靠技艺来维持生活的境况又促使他们虽身处困境却能积极面对的生活态度。 B . 同时,依靠技艺来维持生活的境况又促使他们形成了虽身处困境却能积极面对的生活态度。 C . 同时,依靠技艺来保持生活的境况又促使他们形成了虽身处困境却能积极面对的生活态度。 D . 同时,依靠技艺来保持生活的境况又促使他们有了虽身处困境却能积极面对的生活态度。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