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高中历史 /
  • 1. (2022高一上·贵港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北伐匈奴后,收复河套地区,筑朔方城,置朔方、五原郡;开河西,置酒泉、武威、张掖、敦煌郡;修长城、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边防体系,这些管辖机构及边防体系的设置,既有利于抗击匈奴,也有利于加强对新拓地的治理。汉武帝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匈奴浑邪王率众降汉,汉设属国都尉保卫其安全,协调其与周围居民的关系。属国吸收了不少匈奴原来的官员到各机构担任武官职务,并保留其原有封号。汉武帝从大一统大局出发,以和亲、谈判、派使者出访、置属国等有效灵活的措施,使“拓边”和“固疆”有地的结合在一起;汉武帝时的官方移民,不仅有移向边地的汉族,也有移入汉地的少数民族,各民族共同生产,共同生活。

    ——摘编自尼安木、王玉功《论汉武帝的疆域政策》

    材料二

    从元光二年(前133年)至元狩四年(前119年),汉武帝共动用了100多万的兵力,进行了8次大规模的征服战争,彻底扭转了自汉初以来的不利局势,基本上确定了汉对匈奴的绝对优势。在打击匈奴的过程中,为寻找可以联合的力量,汉武帝派遣张骞出使西域以寻找大月氏。在这一过程中汉朝第一次得知了有关两战的情况。带着联合乌补对抗向奴的使会,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城。加强了汉朝与西线的联系。汉武帝不仅将农业生产方式推广到当时可以认知的世界之极限,而且苏集、迁统一些受灾的贫民去开发这些新土地,大批因各种原因失去。土地的农民暂时获得了生计,缓解了紧张的社会矛盾。但汉武帝开疆拓土的举动历来饱受非议、历代儒士普遍认为对外战争使得“海内虚耗,户口减半”,以至于国民经济陷入崩溃的边缘。

    ——捕编自徐彦峰(自然灾害背景下汉武帝开疆拓土再审视》

    1. (1) 根据材料一、列举汉武帝疆城政策的内容。
    2. (2)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汉武帝时期对何奴的战争。
    3. (3)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对汉王朝与匈奴关系的认识。

微信扫码预览、分享更方便